见徐平安没有别的安排,罗玄烨当即就离开了,徐平安忙的很,很多事情都是罗玄烨在处理。
...
秋收刚过,徐平安就安排起了他手下地盘里百姓们过冬所需要的粮食,衣物等方方面面进行补充跟统计,徐平安这里采取的是人口集中的方式,人口集中的很厉害,相对便于管理,而辽东,自有道衍大师姚广孝进行统计安排。
大明时期,小冰川气候,特别是关外之地,苦寒无比,冬季煎熬无比,饶是徐平安来到这边已经有两三年了,可还是有些不适应,这还是在海边,相对没那么冷。
辽东一带那才是真的冷,这个时代可没有空调,想要度过寒冷的冬季就得提前进行准备过冬御寒之物。
“棉袄什么的都准备好了吗?想要辽东地区的蒙古人为咱们卖命就得让他们看到生活有奔头,质量不够的棉花都做成棉袄,木头趁着天还没那么冷,多砍一些做准备。
缺什么就弄什么,绝对没错。
对了,年前大明的百姓肯定还会来这边不少人,到时候你们负责安排一下,这事我就不过多参与了。”
徐平安安排着手下的官员开始了冬天的种种任务,不论他如何想着加快研究制造跟占领地盘的速度,这个时代方方面面得局限性是没有那么容易改变的。
人口方面动不动就打仗削减人口,天灾人祸亦是不断,逼的徐平安都不得不把全民皆兵这种策略都搬出来了。
这个时代各民族间的隔阂、仇恨,方方面面在制约着。
旅顺半岛的人口是越来越多,徐平安心里开始盘算起人口往内陆迁移的计划来,至少留在大本营的除了本地百姓跟工匠们,其余的百姓自然而然的就要往内陆或者铁矿区那边迁移。
如此一来也能形成一道道的屏障形成预警,另一方面,随着电报机不断的改进跟制造,徐平安也打算派人潜入大明各地,形成一个通讯网络,大明有什么事情他也能第一时间知道。
这个计划,徐平安早就有了,只是通讯手段落后一直没有真正施行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