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常遇春内心激动不已,他已经很久没有亲身经历过冲锋陷阵的刺激了,心中竟然涌起一丝紧张之情。然而,他并没有被这种情绪所影响,反而更加兴奋起来,渴望在战场上一展身手。
与此同时,在玚国大军的阵营之中,于觉陷入了沉思。他当初决定让大军摆出方阵,就是担心这支敌军会主动出击,因此选择了这种攻守兼备的阵型。但是现在,他开始有些后悔自己的决策。
如果这个敌军将领看到己方严密的方阵后,选择坚守城池不出战,那么情况将会变得十分棘手!毕竟,他虽然被任命为主将统领这十万大军,但实际上,这其中有六万士兵来自邬州。而在邬州的将领中,有一个名叫贾叡的人,其实力远胜于他。于觉深知,如果不能在这场战斗中展现出足够的能力和智慧,很可能会引起贾叡等人的不满,甚至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若是敌军坚守城池不肯出战,而自己却选择贸然强攻的话,那么以临武城城高墙厚的特点来看,强行攻城肯定会导致惨重的伤亡。到那时,即使最终成功攻下了临武城,但损失如此之多的士兵,又该如何是好呢?
更重要的是,邬州的兵马并不是自己的哥哥于箐所能随意调动的。此次调兵遣将,不过是碍于情面、客随主便罢了。但若日后邬州的将领向上级禀报此事,即便于箐不会受到责罚,可承受这一后果的人也必然会是自己啊!所以,于觉并不希望白白牺牲这些士兵的性命来攻打城池。
此刻,于觉唯一能做的就是期盼这支敌军能够出城迎战。毕竟根据得到的消息来看,这支敌军似乎也拥有将近十万的兵力,如果他们出城应战,或许还有获胜的机会。
正当于觉思考之际,临武城的城门竟然缓缓打开了。
看到这一幕,于觉心中大喜过望。
但当看到只有不到五万兵马出城之时,于觉心中便生出一丝疑虑来。他暗自嘀咕道:“不对劲啊!这份情报上明明已经确认过了,这支敌军的兵马绝对远远超过了五万之数,可现在怎么就只看到不到五万的兵马出城呢?”
“难道说……”于觉眉头紧紧皱起,眼神中闪过一抹凝重之色。他转头朝着身旁的将领低声吩咐道:“你立刻率领一万精兵,前往我军四周以及大营附近仔仔细细地搜查一番,注意查看敌军是否设有埋伏。此事关系重大,不得有丝毫马虎!”
“遵命!”那名将领抱拳领命,转身离去。
这时,另一名身材高大的将领走过来,忍不住开口问道:“将军,到底发生何事了?为何要如此兴师动众?”
于觉面无表情地看了他一眼,沉声道:“听风卫送来消息,称这支敌军的数量起码在十万以上。然而,眼前出城的兵马却不足五万。所以,本将担心敌军可能设下了某种陷阱或埋伏。我们不得不防啊!”
这位将军听闻此言,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点头应道:“于将军所言极是。咱们绝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小心谨慎才行。”
于觉同样点头,但心中还是有些嘀咕,但此刻也不再多说什么,毕竟敌军既然已经出城,那就说明将要开战了,自然顾不上其他。
李存孝看着乌泱泱一片的敌军,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他感受到自己体内的血液正在沸腾,仿佛要燃烧起来一般。他紧紧握着手中的禹王槊,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
李存孝转头看向身旁的副将,沉声道:“一会儿,本将会亲自出击,直冲敌军大纛!待我军看到敌军大纛倒下之际,你需立刻率军高声呼喊:‘大纛已倒,敌将已死!放下武器,可免一死!’切记,不得有误!”
那副将听后,脸上露出惊愕之色,他瞪大眼睛看着李存孝,难以置信地问道:“将军,您的意思是……您要亲自去砍倒这敌军大纛?”
李存孝微微颔首,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正是!”
副将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重重地点头道:“将军放心,属下必定谨遵军令!”
李存孝满意地点了点头,接着叮嘱道:“待本将出击之时,你要率领大军全力射箭,为我军制造声势,掩护本将冲锋!”
副将拱手应道:“属下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