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浏览下来,几乎没有任何正面言论,根本就不像是一个盟友说出的话。
“至少韦子莱和赵伯达的态度还算是不错吧。”糜竺还是挺乐观的,毕竟韦恩至少是华府名义上的领头人,而赵伯达因为一直活跃在外部,主导一系列外交和贸易活动,在外人眼里,地位也很高。
“赵伯达向来是只捡好听的说,而韦恩说的话和当年与灵帝说的一致无二,‘我是汉室忠良’,好一个汉室忠良。”诸葛亮说着,目光却没有离开手中翻动的公文。
糜竺沉默了一会,似是在犹豫该不该把自己心中的话说出来,但看着眼前的诸葛亮如此勤勉甚至有些忘我,糜竺还是打开了心扉:
“国相,其实依我看来,韦子莱的所作所为,确实是当得起‘汉室忠良’这一美誉,从当年北伐董贼……”
未等糜竺把话说完,诸葛亮便放下了手里的公文,严肃地说道:
“大司马确实有功,还有大功,但是,子仲啊,这世上焉有逼迫主上的忠良?曹贼也有功劳,可你看看他对天子做了些什么?”
糜竺听完很认同,但同时又想起当年徐州世家关于此事的讨论,于是他说道:
“可能大司马忠的不是君,而忠的是国吧,灵帝昏聩,愍帝不显,大司马以交州一隅之力稳定大汉半壁江山,且其曾拯救天子于水火,奈何识人不明,没有看出袁术那个人面兽心的奸佞的真面目,所以才好心办了坏事。”
大司马本意是好的,只是大丞相执行坏了。
看得出来,因为有着多年的合作来往,糜竺对华府还是有一定情感的,如今随着刘备的势力不断扩张,其手下越来越复杂,亲华府的元从系就相对来说变弱小了,但诸葛亮很需要他们。
所以诸葛亮不能说出自己推测出来的真相,当年他就在定海,他的感受明明白白,那就是韦恩他其实早就知道袁术心怀不轨,并且故意把刘协往火坑里推!
可说出来谁信呢?
哪次反奸臣,救天子,韦恩不是参与者甚至是牵头人?
但人们总是会忽略一个事实,那就是韦恩他救了那么多次天子,可为什么天子的处境,却一次次的越救越危险?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