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中最有名的、贡献最大的,应该就是前面提到过的被朱元璋招降的元户部尚书张昶。
这还没完,为了确保效率最大化,朱元璋还独树一帜地发明了罪官复用法。
假如你是一个犯了罪即将被砍头的官员,但是刚好你的工作岗位那里接收了新的工作,而一时又没有其他人能顶。
没事,没事,洪武爷心胸宽广,让你多活一会儿,先去把工作做好,然后回来受死就行。
当然,这些措施都不能根本上解决人才需求问题,要想选好官,还得看科举嘛。
元朝后期,科举已经接近废黜。朱元璋建立大明后重启了科举。
有志青年终于重新有了途径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当然,要是按以前的方法,培养一个进士需要很长时间,而大明初建,百废待兴,急需人才。
政策是为了现实而服务的,不用那么死板。
老朱为了鼓励人们读书参加科举考试,并适应现实需求,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办法:全国连续三年举行科举考试,凡是考中举人的,可以不用来会试,直接进京接受任职。
考不中进士没关系,考中举人就有官做!
在这一段时间的科考中,朱元璋收获颇丰。他选拔出了一批优秀的考生进行特别关照,让他们拜宋濂等老一辈文人为师、进入翰林院,继续学习深造。
杨坚不禁得意起来,他和大臣们吹嘘道:“你们看,朕搞的这一个科举制,可谓是功在千秋呀!”
“到了这个不知道多少年以后的明朝,都要继续实行朕的科举制!”
“朕和朕的大隋,想必是千古留名呀!”
……
朱元璋在位期间,元末混乱不堪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都得到了很大的修补,百姓的生活也越过越好,社会被慢慢拔回正轨。
(考虑到后续剧情中,朱元璋还需要和一些大臣进行互动,为了保证剧情连贯性,所以朱元璋后面屠杀功臣的事迹就不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