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富先修路,亘古不变的道理。
北起雁门关,嘉峪关,居庸关,东至韶关,西至武关,壶关,上党,南通镇南关,散关。中间经过太原,邺城,濮阳,代郡等重镇连成三条直道,南北两条,东西一条。直道宽十二米,可让四辆马车并驾齐驱行驶,厚三十厘米,底下是培土层,然后是青石铺路,工程之浩大,波及四州,官府招收所有农闲的百姓做工,一天管两顿饭,还给工钱,农闲得百姓趋之若鹜,这在以前,那就是徭役,还给你钱?做梦吧,饭都不会管饱,经常有百姓饿着肚子做工,最后累死,饿死的大有人在,这就是百姓不喜欢徭役的原因。
现在管两顿饱饭,还给钱,哪里找这种好事,一时间别说四州百姓,就是邻国的都争先恐后的跑过来,虽然各国实行了封关,但是用处不大。茫茫边界。总有能让人通过的地方。
北魏,后梁,后燕,南陈,南楚,受地主世家大族压迫的佃户,还有受天灾影响的自耕农,大量涌入大明,大明人口急剧上升,有突破一千五百万的征兆。大明是来者不拒,各郡太守累并快乐着,这可都是政绩啊,大明实行高薪养廉政策,考核很严格,惩罚很严格,奖赏很大方。
只要你做出政绩,吏部加都察院,加锦衣卫,只要考核过关,封赏重大,但是你要是弄虚作假,就不是罢官那么简单,严重得甚至有生命之忧。要是被关入刑部大牢还好点,要是进了锦衣卫的诏狱,那不死也得脱层皮啊。
小主,
锦衣卫虽然现在威望下降,但还是让人们谈虎色变,以前平定各州时候,锦衣卫可没少杀人。
李旭的规划就是先修三条横穿整个大明的直道,做战时之用,然后修建到各郡的双马车并行的郡道,然后是单马车通行的县道,最后修到各个村庄,让百姓出入方便。
修路都是分段进行,一路都有官府设置的据点,供百姓吃住所用,大人在工地干活,小孩,老人负责做饭之类的,虽然工钱少,但是管饭不是,所以也不错。
李旭的计划就是先让百姓修路,修完路然后修建水利工程,再然后把各国跑来的百姓定居下来,给分地,再让他们开荒,五五分成,没家产的官府借贷给你,要还得哦,要不然小心锦衣卫找上门。(●—●)
忻州收上来的红薯土豆,被李旭留够了种子,然后让全国百姓种植,百姓一打听,吆喝!还有这种东西?产量是大米小麦的三倍还多,还不靠天吃饭,旱涝保收,就是口感不太好,管他口感好不好,能吃饱就是奢侈了,还在乎口感?你怕是没在诸国挨过饿哦(●—●)
要知道,几百年的战乱是什么后果,有的地方说千里无鸡鸣真是一点不夸张,给你地,你种不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