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孝早有防备,摆下空营计,设置伏兵,引诱韩建领军杀入营寨。
韩建一看营帐内无人,知道上了当,赶忙喊:
“上当了,上当了!
有埋伏,快撤,快撤!”
指挥兵士撤退。
李存孝领伏兵奋起截杀。
韩建幸亏策马飞奔,他比属下兵士逃得都快,才算捡回了一条命。
唉,偷袭偷袭,偷袭了个寂寞。
邠宁官军、凤翔官军得知韩建失利,将士们对李克用军队心生畏惧,谁也不敢再出战。
李存孝领兵围攻张浚所在的晋州三天,快要攻克了,李存孝又喊停。
李存孝对将士们说:
“张浚是个宰相 ,我们捉了他弄死他,造成天下舆论对我们不利。
捉了再放走他,也不太好,等于白忙活了。
看来进城捉拿他没啥用。
这晋州城里是皇帝的神策军,我们杀进城,把他们消灭光,造成的影响也不大好。
我想,这晋州城,咱们还是不进去为好。”
李存孝下令军队,撤除对晋州城围困,后退五十里下寨。
龟缩在晋州城里的宰相张浚和镇国军使韩建,见李存孝领兵退得很远了,才敢打开城门逃走。
李存孝领兵攻占绛州,纵兵抢掠慈州、湿州,百姓叫苦连天,兵荒马乱,平民遭难。
得知宰相张浚领多地联军打李克用,反而被李克用军队打得落花流水,昭宗李晔和群臣,又震惊又害怕。
只有当初反对讨伐李克用的杨复恭,心里暗暗得意。
李克用两次给昭宗李数晔写奏章,一再向皇帝说明:
我李克用是冤枉的,不该被讨伐。
第一封奏表,在张浚还没被他打败时,就送上来了。
奏表大意说:
“我们父子两代,蒙受国恩。
我领兵一举剿灭黄巢, 才使陛下登上皇位。
朝廷危急之时,人们都夸赞我是救国第一功臣。
灭贼安定之后,人们都骂我是胡夷杂种。(李克用是少数民族人士)
领兵立功的臣子,立下战功后又遭到辱骂诽谤,天下还有比这更让人寒心失望的事儿么?
如果我有大罪,皇帝直接派禁卫军来,抓我捆我,把我的头砍下来都行。
您趁各地节度使都仇视我时,纠集这伙人来打我。
您这趁人之危的做法,太不光明正大了。
您既然让宰相张浚领兵打我,我不能不还手。
如果我败了,您怎么处置我都行。
如果是他败了,我就去朝廷,给你下拜磕头,请你处决这帮忽悠皇上讨伐我的奸贼。”
李克用的第二封奏表是张浚被他打败后,于大顺二年正月,送到昭宗李敏手里的。
奏表说:
“张浚置陛下千秋万代基业于不顾,领兵讨伐我,就是他妄想为自己立战功。
他知道我和朱温有深仇大恨,还私下和朱温勾结害我。
我如今被皇上您撤了一切官职,我啥也不是,我只是名义上的罪人。
我不敢去归附陛下,我想从河东去河中借地方住。
我是进是退,是行动还是停止?
我给您下拜,请你给我指明方向!”
这是告诉皇帝,再不改弦更张,他李克用就要从他的河东出兵,去占领河中了。
这时昭宗已经惩罚张浚,撤了张浚的宰相官职。
跟张浚一个鼻孔眼出气、也主张讨伐李克用的孔纬,也被撤了职。
李克用第二次上奏表送到时,昭宗李晔再贬张浚为连州刺史。
随后,昭宗给李克用颁诏旨说:
李克用官复原职,继续担任河东节度使,镇守晋阳。
没多久,昭宗又加封李克用为中书令,再次贬斥张浚为绣州司户。
这时,天下人都看到了,皇帝李晔,看胜败强弱决定态度。
李晔这皇帝当的,变脸跟翻书一样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