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挫败吐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王君埦骑马走到甘州南巩笔驿站,总觉得四周没有敌人,天下太平不用防备。

这时海州司马护输领了一队人马,突然冲入驿馆,目标明确地直扑王君埦。

王君埦正在吃饭,毫无防备,竟被护输上前一刀刺死。

他们这群人得手后,七手八脚把王君埦尸身驮绑在马背上,像刮了一阵旋风般飞速逃去。

王君埦的部下吃惊地看着自己的首领被杀,回过神来,纷纷上马追击那帮刺客,成功把王君埦尸身夺回。

王君埦为什么意外被杀呢?

原来凉州一带,回纥、契苾、思结、浑四个部落少数民族,杂居成一个突厥部族。

回纥酋长承宗,任瀚海都督。

契苾酋长承明,任贺兰都督。

思结酋长归国、任卢山都督。

浑部酋长大得,任皋兰都督。

王君埦担任河陇节度使,四个都督都受他领导。

四位都督多次和王君埦发生矛盾,王君埦心有气恨,竟然对李隆基诬告说:

“他们四个部落都想叛乱”。

李隆基听信王君埦的,他说什么他就信什么。

李隆基立即下诏令:

承宗、承明、归国、大得四位部落酋长,图谋反叛,国法不容,着即判罪流放岭南。

就因为王君埦诬告,他们四人一起倒了霉。后来继任的瀚河都督护输,本是承宗部下。

为了给承宗报仇,护输领一队人马,刺杀了王君埦。王君埦被杀,是他自己作恶的造成的。

人的舌头虽软,可它是杀人利器。它动来动去进谗言,可以害死人。也可以把自己害死。

李隆基听说王君埦死了,很是痛惜。

王君埦没了,李隆基任命大将军李祎,为朔方节度使,令萧嵩为河西节度副使,他们互相援应,防备吐蕃入侵。

萧嵩引荐裴宽、牛仙客为判官,同掌河西军政。

萧嵩又奏请李隆基调来张守珪为瓜州剂史,重修被吐蕃军队毁坏的瓜州城墙。

垒墙的脚手架刚刚立起去,墙还没顾上垒呢,吐蕃军队突然杀过来了。

城中百姓和兵士,吓得脸色蜡黄,连抵抗的斗志都吓没了,呆立在那里。

这时刺史张守珪正在一段没有被吐蕃兵拆毁城楼上,突然出现了吐蕃兵入侵,张守珪临危不乱,装作在喝茶弹琴,故意高声谈笑。

吐蕃将领一看,怀疑城中有埋伏,立即下令撤兵。

这时张守珪才下令集合部队,组织唐军奋勇反击。

唐军追击一路,斩杀吐蕃兵七百人,其他吐蕃兵抱头鼠窜逃走了。

王守珪下令修复了城墙和街市,张贴告示,招抚逃离的百姓回城。

告示上说:

逃难的乡里乡亲们啊,你们都回来安心过日子吧。

城墙修好了,瓜州城留驻重兵保护,有我张守珪在,管保乡亲们都安全。

瓜州重新变成繁荣昌盛的边塞重镇,朝廷提升瓜州管理级别,设立瓜州都督府,张守珪任大都督。

萧嵩又施行反间计,放出风声,说吐蕃将领悉诺逻和唐朝守将私下通谋。

吐蕃赞普弃隶缩赞信以为真,把悉诺逻诱骗到拉萨,把他砍了头。

悉诺逻是吐蕃名将,他被杀了,吐蕃兵士气沮丧。

后来,河西节度使萧嵩和陇右节度使张忠亮在渴波谷大破吐蕃兵,进占大莫门城。

金吾将杜宾客,又在祈连城下,打败吐蕃军队,活捉吐蕃将领。

瓜州都督张守珪,沙州刺史贾师顺,又打败了吐蕃大同军。

信安王李祎乘着唐军得胜气势,攻克石堡城。

石堡城在河右要冲,四面悬崖峭壁,非常坚固。

以前被吐蕃占领,留重兵把守,并多次侵犯河西。

李祎出兵收复石堡城后,屯兵军事要地,开拓收复国土一千里。

吐蕃不敢近前,河陇地区安定下来。

各位将领都暴揍了吐蕃,仗打得扬眉又吐气,李隆基大喜。

吐蕃总是吃败仗,彻底被打怕了。吐蕃赞普上表书向李隆基谢罪,请求世世代代友好。

吐蕃求和,李隆基还不肯准许。李隆基此时的尊严是前线将士打出来的。

有大臣对李隆基说:

“这时候,答应同和吐蕃友好,可以息除边患了。咱答应了吧。”

李隆基命皇甫惟明和张元方出使吐蕃,捎皇帝口信给金城公主,让她说服吐蕃归附唐朝。

弃隶缩赞厚待唐使,又派使者悉腊,随皇甫惟明来长安。

悉腊送上吐蕃请求世代友好的誓言书,进献吐蕃土特产和珍贵宝物。

金城公主请求唐朝“娘家人”送给她《春秋》、《礼记》正版书,用中原文化教化吐蕃。

李隆基准许。

唐朝廷有关部门和吐蕃谈判划定边界。商定以赤岭为界。这时是开元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