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撂挑子成功的苏东坡

可怜的苏五郎只得先将此事放到一边,反正还有时间,找合适的机会再说了。

得到消息的高俅也有些不安,他肯定是不能和苏过一起走的,不然京城的生意就全乱了,可没有苏过坐镇,他又有些没底。

所以苏过一来到农庄,高俅便可怜兮兮地跟在他身后,说道:“五郎这一走,我们的生意怕是要竞争不过那些人了。”

苏过笑道:“少在我面前唱戏,这几年你赚的还不够多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钱哪有够的时候,”高俅陪笑道:“再说了,都是五郎的心血,如今反被那些人抄了去,抢了我们的生意,这口气如何咽得下。”

高俅倒也不全是装可怜,玻璃和酒的生意如今做的人多了,自然利润就降下来了,香水因为门槛高点,一时还稳得住,但迟早也会是街边货。

苏过问道:“之前让你联系北边的商路呢?”

高俅更是诉苦道:“边军如今比正经商人还黑,这种生意他们自己就做了,我根本插不进手。”

苏过一拍脑门,差点忘了,宋朝军队经商是合法的,这也是灭国的根源之一。

朝廷没钱给军队发工资,便让军队自己经商养活自己,而且还不收税,可这势必损害到正常的贸易流通,再加上军队经商难免出现军商勾结、强买强卖和欺行霸市的事情,于是收上来的商业税就变少,更没钱发工资了。

不过这很符合大宋朝解决问题的方式,辽人打来了,给钱让他们走;西夏人打来了,给钱让他们走;武将有兵权,给钱让他们走,能用钱解决的确实都不是问题,可问题是没钱啊,所以才积贫积弱。

宋朝是经济发达不假,可也经不起自建国起就不停地往外撒钱,在内又优渥地养着庞大的士大夫群体和没有战斗力的军队,这些都是一代又一代积攒下来的问题,立国初期的家底吃完后,在仁宗朝迎来虚假繁荣的顶点,然而冗官、冗兵和冗费的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收再多的税也是不够的。

苏过一想到这些就头疼,挥挥手让高俅先去忙,生意的事差点就差点吧,可跟着苏仙离开了京城,就连个在官家和大臣们面前刷脸的机会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