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首脑大臣既然想法一致,接下来的事情就应该好办了,构皇帝如此的想。
然而秦桧和万俟卨的作风还是出乎了构皇帝的意料,两人又为出征将领的人选闹得不可开交。
秦桧推荐张俊,万俟卨反对,张俊已经老了,该在家里颐养天年了,而且张俊的战绩并不怎么好,胜少败多。
万俟卨推荐吴氏兄弟,更多的人反对,吴氏兄弟镇守陕川之地,不能轻动。
秦桧再推荐王德,万俟卨这边又有人反对,王德做人不行,不善于团结将领,而且脾气不好,不合适。
万俟卨又推荐杨一忠,秦桧反对,杨一忠负责健康那边的防务,也不能轻动。
两帮人在朝堂上吵吵闹闹,一个刚提名,另一个马上反对,有些纯粹是因为反对而反对,这帮文臣别的不会,信口开河,夸大其词却一个比一个厉害。
构皇帝都被他们吵得头大,最后只能平衡双方,让杨一忠和王德各自带领三万的军队,兵分两路进攻中原。
王德的大军从建康出发经庐州亳州再到睢县攻打汴京,另一路人马从荆州经襄阳邓州进攻颖昌和郾城等地,最后在汴京汇合东路人马,共同攻打汴京。
两队人马浩浩荡荡开赴前线,汴京留守胡沙虎得到消息,他气愤无比,心说他打不过大乾,难道还打不过大宁吗?
自从伪齐政权倒台之后后,嫃族人在中原地区改变了伪齐盘剥鱼肉百姓的很多做法,百姓这两年生活开始日渐好转,所以还是比较听话的。
胡沙虎手中的军队满打满算只有三万人,其中嫃族的骑兵凑齐了五千人。
由于他们的退路已经被大乾切断,中原地区被攻打下来是早晚的事情,胡沙虎准备放手一搏,最起码不能让大宁随随便便欺负他们。
王德的兵马推进速度要比杨一忠快一些,可以说一路畅行无阻,很快就到达了睢县,汴京已经不远了,为了抢下攻占汴京的头功,王德下令大军疾行,快速到达汴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