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晨答应下来,当天张琦张青轻装简从,跟叶晨一起去往西李村。
路上正碰见前来探听消息的晁保正和东西李村的村长,一看叶晨跟县令在一起,都放心了,一起回到西李村。
晁保正被两个村长叫家里去款待了,虽然没帮上忙,但礼数还是要到位的。
此时的荷花还在娘家抹眼泪呢,也不知道叶晨回来了。
幸好在村里遇见了堂姐柳叶,柳叶自告奋勇去东里村通知荷花。
三人来到铁匠铺,先看了风箱。叶晨给他们演示了一番,说如果有煤炭的话,他可以改进炉子,能打出更加坚韧的铁器。
张青大受启发,又试了一下叶晨改进的弓弩。叶晨说其实也是受诸葛连弩的启发。
诸葛连弩的制造方法,当朝已经失传了。所以听到叶晨说受到诸葛连弩的启发,张琦和张青明显眼神一亮,如果能找到诸葛连弩的制作方法,现在对付契族人就不那么吃亏了。
契族人,马快箭准,往往这边第一轮射箭刚过,第二轮还没准备好,就被人杀了过来。
而且契族人骑着马,射的箭借助马的冲力,比本朝弓箭射的更远,己方的箭还没射到人家跟前,己方的士兵就被人射死了。
张青曾经靠着偷袭,设伏才勉强胜了几仗,战损比一比三,人家是一。
就是这样的战绩,在当今大宁王朝也是出类拔萃的将领,还因此获封台前侯,食邑近千户。
看着张琦和张青对诸葛连弩的一副渴求的样子,叶晨知道自己多嘴了。
诸葛连弩虽然好用,但不是战争获胜的基本因素,不然诸葛亮就不会北伐失败了。
这帮官老爷,总是觉得契族人马快箭准,他们才打不过,却不想想自己的问题。
他这个不是很爱看文言书籍的人都知道孙子兵法上说了:“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孙子兵法还专门强调了道:“道者,令民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
决定战争的基本因素还是人的因素,特别是在古代,兵器代差没那么大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