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辎重物资已经损失殆尽,虽然短时间内不会断粮,但部队在严寒的寒冬只能裹着毛毯过夜,必然会造成大量非战斗减员。帐篷、煤油等物资都被付之一炬,士兵又需要披甲待战,盔甲会加速体温的消耗,这个夜晚注定是异常煎熬。
即使他们能够安然度过今晚,仍被阿敏堵在这里无法前进,前路凶险。
大军行进必然会拉长阵型,少量骑兵的骚扰可以无视,但面对数万精锐骑兵的攻击,必然会遭受惨败。然而,如果摆出迎战的方阵,阿敏仍然必然不予理会,徒耗体力,而且弹药补给也不足以支持他们消耗。
为了避免全军覆没,他们必须改变行军方向,营口已经不再现实,唯一的选择就是转向海边,那里曾经是他们藏兵的阵地。伤亡不可避免,他们只能尽量保持紧密的队形行军,随时准备应对可能的恶战,能活下来多少算多少。
当晚,阿敏并没有趁夜偷袭,对他来说,这些在冰雪中失去补给的步兵已经是瓮中之鳖,再冒险夜袭已经没有必要。然而,哨骑的骚扰一夜未停,让本就在寒风中颤抖的士兵根本无法休息。
第二天清晨,全军士气低落。李元芳和杨飞虎与士兵们一样,先吃一口雪,然后用刺刀削一片压缩军粮,放入口中慢慢咀嚼。
阵亡的士兵已经没有能力掩埋,只能取走他们的姓名牌。沉重的105野战炮也全部被炸毁,大军轻装简行,在鞑子哨骑的监视下,放弃了西进,开始转向南方。
部队以营为单位,组成一个个方阵,然后根据地形选择不同的阵型行军。由于没有辎重马车和炮车,他们直接放弃了道路,尽量选择山地,避开开阔地。
阿敏见状,眉头微皱,李元芳他们的意图不难猜测,无非是想要抵达海边,然后等待海军的救援。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必须尽量拖延他们的行军速度,让他们无法在断粮前到达海边。
鞑子骑兵开始在明军进入山区之前频繁做出万人以上规模的冲锋架势,李元芳和杨飞虎不敢赌阿敏只是试探性的骚扰,每次都不得不让大军停下列阵迎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