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电灯问世 海峡对峙

在1626式步枪面前,身披三层铁甲的白甲兵,再也无法如入无人之境。如今步枪有效射程达到400米,在200米距离下能够击穿三层铁甲。

然而,新装备的研制成功并不意味着可以立即大规模换装。

152舰炮威力增大,后坐力也随之增加,黑蛟舰这种小船最好不要换装。一千吨的台湾级和两千五百吨的辽东级风帆战舰则没有这种隐患,但舰队在外作战,一时半刻也没有办法更换。

刘香只能在生产的战舰上安装,然后其余等舰队回港修整再换装。陆军方面倒是可以随时换装,但受限于财政预算,也只能以旅为单位,逐个换装。再逐渐把退役的武器,再想办法卖给西班牙人。

化工方面除了新式火药,他们已经把塑料玩出了花。刘香在进入香城时,已经感受到了17世纪的白色污染,甚至看到了摆满各种塑料制品的“两元店”!如今塑料盆、塑料壶、塑料桶、塑料袋,已经开始渗透进香城民众的生活。有了塑料之后,各种食品的包装终于开始告别罐头瓶,成本进一步降低。

刘香已经开始想象,当李自成召集流民要造反时,他们却口袋里揣着火腿肠,坚定地向沿海地区迁移,不知道到时候李天王会不会气炸。

相比材料、机械、化工这些傻大黑粗的领域,更加精密的电气行业终于取得了让刘香都吃惊的进步。这种进步之大,有些不同寻常,甚至让他有些不安。

他们终于找到钨丝,研制出灯泡,加上早就开始生产的塑料绝缘铜线,电力公司已经在香城推广电力照明。

这还算正常,毕竟早就做了很多准备和实验工作,但电磁学领域的爆炸性突破,让刘香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爆发,就像当初他一手引导工业革命一样。

无线电通信已经有了可以实用化的电台,甚至提出了无线电广播和收音机的概念。发电机和电动机的效率也被大幅优化,甚至提出了三相电机和步进电机的概念。最让刘香感到惊奇的是,他们居然提出了无线输电的想法,并开始了实验。

科学发展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刘香有深切的体会。从第一种铁碳合金出炉,到第一台机床的研制,从黑火药最佳配方,到硝化棉的艰难历程,即使有后世知识的支持,也是历尽艰辛,才取得成功。

但有时候,天才却可以绕过这一切,用他们璀璨的智慧,震撼每一个人。

离开香城后,刘香前往抵挡高棉和南掌的战场视察,顺便将第一批无线电设备配备给各个旅,让他们在战场上可以更好地指挥。橡胶树明年终于可以开始割胶,明年一定要将各地的海底电缆铺好,让各地的情报不再有延时。

在刘香从香城南下时,蔡华率领的南洋舰队终于辗转来到了新加坡外海。

历史上新加坡此时几乎成了废墟,荷兰东印度公司在1613年占领了新加坡,但随后遭到荷兰人的抢掠和焚毁。新加坡废弃,直到英国人重新占领新加坡。

实际上荷兰人原本在马六甲海峡还有印度的殖民并不成功,不断面临葡萄牙人的报复。最终依靠和印度莫卧儿王朝的良好关系,才在印度西海岸建立一系列的殖民点。此时的莫卧儿王朝并没有统一印度,那些殖民点并不影响他的利益。

荷兰人在远东的主要据点在爪哇岛上的巴达维亚,也就是后世的印尼的首都雅加达。荷兰在此有两万的人口,主要为行政官员和军人。他们依靠和当地土人混血,建立新的统治阶层。

经济上,荷兰人严重依赖汉人所从事的种植业、手工业以及零售业。他们采取一系列措施吸引和扶持汉人,甚至主动劫掠和扣押汉人。

在和刘香交恶之后,汉人开始收到严密的监视,荷兰开始增加本土的移民,目前人口已经近四万。他们在巴达维亚兴建了大型造船厂,不再单纯依靠本土的援助。

也正是因为刘香的威胁,他们加大和莫卧儿王朝的合作。通过让利,进一步获得莫卧儿王朝的支持,扩大了在印度的殖民地,获得了大量的印度仆从军和资源。并且通过印尼的汉人,集中大量资源疯狂扩大舰队,并将巴达维亚和新加坡修建成两大军港。

巴达维亚可以扼守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巽他海峡,新加坡当然是堵死苏门答腊岛和马来西亚半岛的黄金通道。

东印度公司为了和刘香对抗,这两年将所有利润都投入到联络扶持各国,以及扩充军力。甚至为了说服英国出兵,甚至让出了部分印度的利益。因为他们很清楚,一旦刘香继续南下,整个印度次大陆和东印度群岛将再也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处。

只要看看如今西班牙人在吕宋和棉兰等地的情况,就不难推测。如果放任刘香一统南洋,未来他们只能和葡萄牙人一样,在刘香面前乖巧听话,只为保住那可怜的贸易权。

这是荷兰人和早对远东垂涎欲滴的英国人,都不能容忍的。

荷兰人早就在沿途布置了情报站,海面上也一直有他们的侦查船。在双方敌对多年的情况下,想要突袭对方根本不现实。

南洋舰队抵达新加坡外海时,东印度公司的舰队早已驶出港口,准备迎战。蔡华透过望远镜看着对面的舰队,然后再扫向港口旁边的岸防炮,眉头紧皱。

这一次除了驻守苏碌的分舰队协助陆军进攻婆罗洲,蔡华几乎将南洋舰队的全部精锐都来了。反正北洋舰队正在方面南下,接手东海和南海的防御。

然而,他这五十艘主力战舰,从吨位上根本没有优势,更不要说强攻港口了。

南洋舰队两千五百吨的辽东级五艘、一千吨的台湾级十艘,剩下三十多艘都是五百吨的黑蛟舰。荷兰人在新加坡则有辽东级同型号的重型战列舰八艘,台湾级同型号的东印度商船二十艘,剩下的三百吨左右的小船也有二十艘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