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试验的效果非常惊人,薄薄的铸铁炮弹内装满颗粒火药,爆炸时弹片纷飞,披着皮甲的草人几乎直接被撕碎。60口径,一千五百米射程,十几米的杀伤半径,可拆装的底座,一匹马就可以驮走的重量,注定会是未来火枪兵最爱的支援火力。
有了这个经验,制造榴弹和燃烧弹就顺利了很多,同样都是土法延时引信,铸造的弹体内一个装的是纯火药,另一个煤焦油。只不过燃烧弹的引信更复杂一点,末端还带了一小块炸药,用于引燃煤焦油。
玩上瘾之后,刘香还顺手把火箭弹造了出来。反正原理是通的,无非是把迫击炮绑在外面的发射药,改在内部。不过黑火药作为推进剂真的是一言难尽,射程只有可怜的五公里,简直是侮辱火箭这个名字。不过刘香还是做出了单管的火箭发射筒,还有可以安装在船上以及马车上的多管火炮发射架。
既可单兵使用,又可火力覆盖,刘香算是把黑火药发挥到极致了。
有了钢铁厂和机床之后,生产这些并不复杂,相比五大三粗的火炮和炮弹,火枪制造难度更高。刘香最倾向于生产无缝钢管,然后快速组装后装步枪,可惜以现在水车的动力,根本不足以提供挤压无缝钢管的动力,这需要大功率的蒸汽机。
刘香只能退而求其次,先用打孔的方式建立一条前装火枪生产线,等日后蒸汽机研制成功,再重新设计制造后装步枪。如果有了雷汞,甚至可以考虑直接上火帽激发。
当然现在只能想想,好在虽然是水力,但他并不缺各种机床。中碳钢的钢棒先锻压增加强度,再车成直径20毫米的半成品,接着上钻床打孔。为了保证钻长孔的品质,钻头固定,枪管装夹后旋转进给。钻孔内径12毫米,之后由镗床加工成光滑的12.7毫米枪管。
膛线的切割比较简单,用一个特殊的长杆侧面安装车刀,慢慢深入枪管内部,一边深入一边缓慢旋转,来回多次就可以加工好一对膛线。旋转90度,共加工四根膛线即可。刘香全程跟踪计时,熟练之后两个小时可以加工一根枪管。
只要机床够多,产量暂时不是问题,至少一个月可以上千只。
火枪子弹模仿法国的米宁前装式来复枪,采用长形、头部蛋形、底部中空且略小口径的弹丸,不但便于枪口填装弹药,还能靠发射时的火药气体使弹底部膨胀,然后嵌入膛线。子弹嵌入膛线既能依靠膛线旋转,又能实现较好的气密性,提高初速。
试射之后,有效射程可以达到250米,在300米距离对于无甲目标仍有杀伤力。最主要的是,线膛枪的精度很高,已经可以做精确射击。香终于有了可以压制鞑子弓箭的利器了,只是还不能大规模的量产,到年底也就能自己换装个几千只。
刘香一边将样品送给装备部使用,一边让军工厂全部开始量产新式武器。有他在,军务院还敢不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