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火炮御敌 填鸭教育

刘香深知中国传统文人去搞科学,最缺的不是知识,而是逻辑思维和科学思维。大明的传统教育,鲜有对学生逻辑方面的培养,事实上,他们学习的理论和主张,本身很多就是互相矛盾的。

比如他们都会学习的“民贵君轻”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但这本身就是自相矛盾,不符合逻辑的。既然百姓那么重要,为什么又要主张愚民呢?再比如,一本本记录各种技艺的书籍,也往往因为缺乏详细的数据和步骤,最终导致后人望书兴叹,根本制造不出来,多少技术就此消亡在历史长河中。

这种例子比比皆是,也造成了传统文人淡薄的逻辑观念,缺少严谨的思维。大明各种文书上官员的数字,动辄“万千”,鲜有精确到个位,足见这个问题的严重程度。

至于科学思维,由于传统文人对于奇淫巧技的蔑视,虽然中国自秦汉甚至更早,科技都是领先全球,但在独尊儒术之后,数学家、天文学家和发明家并并不能因此获得足够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益。

由于始终无法成为主流,历代科学家使用的严禁科学论证体系,只在小圈子内流传,如记录小孔成像等光学原理的书籍其验论证就非常严禁。而传统视科举为唯一出路的读书人,则无从接触这种系统性的科学思维。

这个年代的西方,刘香不认为科技比当今的大明先进多少,而所谓的文艺复兴,刘香更认为是一个笑话,文艺雕塑如何复兴出科技?刘香更相信是西方传教士大规模盗窃了中国的各种传统科学着作,比如《墨经》、《梦溪笔谈》、《天工开物》等。

只是中国的科学进程被野蛮人打破,而西方在中国的肩膀上继续发展,最终中国人不得不奋起直追。既然刘香穿越过来,他觉得自己有使命打破这种这一切,重新恢复百家争鸣,而他只要进行一定的引导。

虽说只是给士子们上课,但刘香走入教室时,可容纳百五十人的教室,却是坐的满满当当,甚至还有人在过道上席地而坐。为了让现有的管理层能跟上脚步,刘香也让教育部给所有识字的科员和军官发了一套教材,并允许在没有工作时,可以过来旁听。

“今天我们讲授逻辑。在说明什么是逻辑之前,我们先说一下逻辑的对立面,诡辩!”

“很多人都热衷于诡辩,很多的雄辩之士,往往都擅长于诡辩。诡辩的最常用的手法就是偷换概念和偷换论题两种。比如,如果朝廷要增加税收,就会有人以税收是与民争利的言论来反对。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诡辩,首先他偷换了论题,将是否要增加税收,偷换成朝廷是否与民争利。这样从一开始,提议加税的人就陷入了被动,被对手拖去了毫无准备的新论题。其次,他偷换了概念,把税收的概念,从维持朝廷运转支付军饷俸禄,变成了朝廷赚取利润。诡辩之下,这加税自然不了了之!”

“这种诡辩,有时候是刻意的,但有时候只是无意识的,这是因为缺少逻辑思维。而要树立逻辑思维,最好先了解基本的逻辑规律,这样才能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自然而然的遵循这些逻辑规律,养成逻辑思维习惯。”

刘香铺垫完,就开始进入正题了。

“大家把课本打开到一页,可以看到共有七大逻辑规律,分别是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辩证逻辑的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现在我们来逐一的了解一下……”

逻辑思维,刘香足足讲了一天,其实也不过是皮毛而已。

后面科学思维的讲解就简单很多,刘香只是把逻辑性、方法论和历史性三大原则详细讲解一遍,包括归纳思维、辩证思维和两者辩证统一的详细法则,还有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因果分析和系统分析这四个基本思维方法,只用半天就完成了填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