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乾坤倒转

边城崛起 蜀村农夫 3356 字 18天前

“这样,既可以彰显帝君法度公平之意,又不至于使得圣上亲族不睦。”

帝君心中大喜过望,不禁感叹,和聪明人打交道就是舒服,投桃报李,礼尚往来。

这才君臣佐使,和睦相处之道,

“好,好,好,爱卿果然是深明大义,心胸宽广之人,寡人果然没有看错。”

“此番,朕必须要重赏爱卿,嗯……那便赐卿,金五百两,绢三千匹,银五千两,迁幽州军行军参谋为幽州军副军将军,改卿同进士身份为进士出身。”

“卿的品行端正,心胸开阔,比之很多读书人还要高尚,当得起进士身份。”

“也希望爱卿回去之后,好生操练兵马,日后以为帝国倚仗。”

“至于平远候,朕决议,罚俸一载,禁足半年思过。”

这样的处罚,说起来其实不痛不痒,可李如璋又能说什么?

帝君对于李如璋的懂事,一连说了三个好字,可想而知心中多么欢喜,李如璋却心中腹诽,若非此刻在帝都,你看我会不会如此宽宏大量?

帝君对李如璋如此恩宠,顿时引得其余大臣,纷纷羡艳,就连右相也觉得此举有些恩宠过甚,

但是,转念一想,如今帝国正值危难之际,李如璋也是个人才,日后定会建功立业,就当作提前褒奖了,这样想来,右相便也没有反驳。

李如璋赶紧大礼叩拜

“微臣谢过圣上恩宠,日后必当肝脑涂地,以报皇恩!!!”

这番言语,使得帝君开怀大笑,得意连连。

这还没结束,帝君又想了一下,又道

“如今爱卿与那范瑶月虽有夫妻之实,却无夫妻之名,正所谓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既然如此,那朕便再做一回锦上添花,成人之美之事,今日寡人便正式赐婚与你们二人,成就你们夫妻二人之名。”

“再赐你们夫妻二人,御窑官瓷,金银器具各一对,以示成双成对,百年好合之意,爱卿觉得如何。”

说完不等李如璋回答,径自走到御案面前,

“来人,朕要拟旨。”

随着帝君话音落,自有太监赶紧将空白圣旨展开,又替帝君研墨,

一切就绪,帝君提笔,一阵龙飞凤舞之后,又取出玉玺,在圣旨上盖上大印。

李如璋彻底傻眼……

自己只不过为了演戏,如今竟然变成了假戏真做,这……下朝以后,如何跟范瑶月解释……。

想到这儿,李如璋一阵头大,这下事情闹大了。

可如今圣旨已经好了,他哪里又敢不接,哪里又敢说实话。

谁能想到帝君行事竟然如此乖张,加官进爵也就罢了,怎么还管上人家私事了?

无奈,李如璋只得硬着头皮接旨,

然后将从小到大以来,所有经历过的悲伤的事都想了一遍,终于将眼泪挤了出来。

对着帝君连连叩首,涕泗滂沱,

“微臣何德何能,受如此厚爱,臣粉身碎骨,万死也不能报其一,此生唯帝君马首是瞻。”

帝君推辞道

“哈哈哈,爱卿不必如此,就不要说什么粉身碎骨这些话了,朕可还指望你日后替寡人开疆拓土呢。”

说完,又对着众臣道

“今日可还有本要奏,若是无事,那便退朝吧。”

其他众人都未说话,顾延武此刻却出列道

“微臣顾延武有本要奏。”

帝君此刻心情很好,又见对方是进京述职的官员,当即笑意盈盈道

“爱卿何事启奏?尽可说来。”

看到顾延武出列那一刻,李如璋心里暗道一声糟糕。

顾延武终究还是没忍住,将之前与李如璋、陆子昭几人酒席上的那番话,在大殿上直接捅了出来。

顾延武声称,有人趁此次扬州水患之际,有人大肆贪墨赈灾款项,以至于治水的钱,根本不够,因此也耽误了治水进程,以至于泽国千里,淹死了无数百姓,如今依旧遍地饿殍。

请求帝君,严查此事,并且尽快再拨粮饷赈济灾民。

这下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到了顾炎武身上。

本来李如璋之前已经叮嘱过顾延武,如今的朝廷和官场上下沆瀣一气,关系错综复杂,盘根错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既然有人敢贪污渎职,那就不可能仅仅是地方上某个人的问题,

历朝历代,但凡发生大案,所牵扯的绝对不是某一个或者几个人,往往是一群人。

或是门生故吏,或是同学乡梓,甚至是诗社同盟,总之是某一个集团,

非得从上至下,有高官大员坐镇,还得有帝君下大决心,用猛药,否则是不能治的。

所以,李如璋规劝他,暂时不要轻易去触碰这些利益集团,

一个搞不好,扳不倒对方不说,自己也要搭进去。

李如璋还拿自身举例,自己有帝君站台,不也一样最后不了了之,这便是例子,

然而,还是没能拦住顾延武。

李如璋不是不想惩治这些贪官,

只是他以自身为例,经过这些事情以后,才明白,朝堂之上,凶险万分,一着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如今顾延武人微言轻,势单力薄。

贪墨一案,从古至今,都是上下一体,相互串联,凭他一己之力,如何能撼动?

帝君听闻此事,顿时勃然大怒。

状都告到自己面前了,也太不像话了吧!

原本帝君如沐春风的脸色,此刻又变得冷若冰霜。

李如璋趁机观察了一下,发现不少人此刻面露惶恐之色,更有几人,甚至已经悄悄的在擦汗。

还有许多大臣的眼神中流露出不满和怨恨,

不满是因为原本好不容易就要结束的朝会,被顾延武跳出来一打断,不知道又要折腾到什么时候。

至于怨恨的原因,那多半是因为触碰到对方的利益,引起对方记恨。

“诸位爱卿,对此事有何看法?”

帝君开口询问道

语气不急不躁,却低沉凝重,大臣都知道,帝君这是强压心绪,指不定哪一刻,哪句话就会爆发。

谁也不愿意此刻去触帝君霉头,于是大殿之上,一时安静异常,落针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