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璋生生将火气压住,态度恭谦道
“大人久居帝都,知晓此间人情地貌,何况帝君既然让大人传旨,那就说明,帝君的意思是让大人你为此案主导,让在下协办此案,
所以,大人此番主办此案,是当仁不让,李某但凭差遣。”
听到李如璋这样说,那少卿大人,总算心满意足。
这才转头对着一众军将呵斥道
“还杵在这里干什么?李将军说话,你们没听见吗?”
“还不快去设卡盘查拦截,走脱了罪犯,你们担待得起吗?”
一众军将被莫名其妙斥责了一番,
可对面是文官且官职比他们高,军将们敢怒不敢言,只能带着一肚子怨气,排兵布阵,梳理盘查。
“李将军先到,可有何收获?”
就在这位何大人询问李如璋之际,
无意间瞥到李如璋身后躲藏的苗若水,这让对方顿时眼前一亮,眼神闪过一丝炙热。
随即向李如璋询问道
“这便是之前侥幸逃脱的女娃?”
“真水灵啊”
“真是生得乖巧好看。”
李如璋听着这何大人夸奖的话语,却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总感觉对方语气神色,不像是一个大人夸奖孩子的样子,
还未及细思,远处奔来一人,遥遥呼喊
“大人,找到了,大人,找到对方关押藏匿人口的地方了。”
来人是李如璋的一个亲卫,李如璋闻言,精神陡然一振。
询问对方
“在什么地方?”
“就在长乐坊,最里面一处宅子便是,确实偏得紧。”
“弟兄们正在那边盯着,让我回来禀报将军。”
“确认无误?”
“确认无误!!!”
李如璋听到自家亲卫这般回答,当即便让亲卫带路,
这时,旁边少卿大人却打断了李如璋的行动,
“咳咳……,将你们探查情况,详细说来,不得遗漏。”
“本官好酌情拟定计划。”
亲卫有些迟疑的看了看李如璋,示意该怎么办。
李如璋心中怒火万丈,几欲爆发,
最终好不容易将心头怒火压住,努力扯出一副笑容温言道
“大人,与其在这儿迁延误时,不如我们去亲眼得见的好,正所谓,绝知此事要躬行嘛。”
不知道是李如璋掩饰的好,还是对方养气功夫到家。
这少卿大人不慌不忙道
“唉~,此话非矣,
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李将军为将者,应该知道这句话什么意思,”
“现在情况不明,若我们贸然过去,反而打草惊蛇,所以,本官才要好好了解情况,再做决定。”
李如璋不想和对方有过多纠缠,强行耐住性子,请这位少卿大人示下。
这都什么时候了,李如璋此刻彻底被这位少卿大人打败,几个蟊贼,搞得如临大敌一般。
若不是想抓活口,将这条祸根连根拔起,还真没必要如此兴师动众。
想到这儿,为了不再浪费时间,李如璋一挥手,让亲卫将探查情况,详细说给这位少卿大人听。
听完亲卫汇报,少卿大人终于决定下达命令,
“来人,将撒出去的人马,撤回来一部分,一会随本官一起捕盗抓贼,其余人马,向长乐坊靠近。”
经过亲卫和王府府兵的探查,对方看守人数居然有十几人之众。
至于宅子里面什么情况,因为是一个独立的宅院,所以,即便从周围房顶上也窥探不到里面的情况。
因为大队人马的惊动,等李如璋他们一行人到达院落的时候,
那十几个青皮,早就躲进院子里面了,
李如璋原本打算亲自带人攻进去,
但是,被少卿大人阻拦,看少卿大人的意思,是有抢这个功劳打算。
不过话说得倒是蛮漂亮,
说李如璋和王府府兵探查情况太过辛苦,剩下的事,过于危险,就由他本人携骁骑卫来处置。
这种案子,因为双方实力悬殊,本就是手到擒来的功劳,加上这些京官身居帝都,本身赚取功劳的时机就不多,所以,对方不愿意将功劳让给李如璋他们也是正常的。
正所谓,人在屋檐。
所幸,李如璋本就没有争功的意思,在他看来此次只是受人之托,把人救出来就好,至于所谓的功劳,他并没有放在心上,
毕竟,他并不想在帝君面前争功邀宠。
李如璋没有争功的表现,令这位少卿大人很是满意。
当即传令,攻下院落,擒拿人犯。
一群军士,如狼似虎便扑向院子大门口。
试图强行撞开大门,几番尝试之下,没有成功。
原来,这所宅子被用来关押人口之后,便被重新修葺了一番,
除了院墙加高加厚以外,院子大门也经过加固处理。
几次破门而入不行以后,这位少卿大人一面指挥军士,寻找冲木,打算撞开大门,一边试图搭人梯,翻墙而入。
不过,骁骑营的军士,大概是因为常驻帝都,太久不经战事,常年疏于操练,几次搭人梯翻墙而入的计划,也因为人仰马翻而告终。
李如璋饶有兴趣的看着这场闹剧。
外面一众军士鸡飞狗叫,里面的十几个青皮,也不好受,被外面的阵仗惊吓如惊弓之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