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宴会出彩

边城崛起 蜀村农夫 3010 字 7天前

不多时,就在大家翘首以盼之际。

终于,瑶月姑娘手中捧一面古筝,缓缓登场。

瑶月姑娘一出场,便引的四座皆惊,就连李如璋都忍不住眼前一亮。

眼前女子,无法和后世的那些明星作对比,这是标准的古典美。

一绾青丝配着红绳,浑身上下一袭白裙,裙摆踞地,行走之间袅袅婷婷,整个人,飘然出尘,仿佛真就是月宫仙子从月光中走出来一般。

柳叶眉,琼鼻,明明生有一双桃花眼,却轻灵妩媚之余又带有一丝忧伤,仿佛心中有无限愁绪挥之不去,

肤若凝脂,面若桃花,一点朱唇因点了唇脂的缘故,愈发显得娇艳欲滴。

一双纤纤玉手,更是肤如柔夷。

刚一出场,便博得满堂喝彩。

李如璋打心底来说,也不得不承认,这瑶月姑娘,纵使他二世为人,也是他见到的最美的一个女人。

不是那种美的不可方物,妖艳无比的美,

而是给人一种,无可挑剔,冰雪清冷让人觉得无法触碰,却又欲求不得那种感觉。

虽没有一颦一笑,却让人忍不住起怜爱之心。

瑶月姑娘来到席间,冲众人浅施一礼,然后道

“奴家有礼了。”

“听闻贵人踏足我翠茗楼,奴家今日便献丑一曲,以款待诸君,诸位贵人,且饮且娱,愿诸位乘兴而至,尽兴而归。”

说完,便开始拨动琴弦,弹奏曲子,

琴声曼妙,动人心弦。

李如璋此刻终于体会到了古人为何热衷于,勾栏听曲这种事了。

对方弹奏的曲子,悠扬婉转,缓时如珠落玉盘,急切又如溪泉奔流。

就连李如璋一个不懂音律之人,都听的如痴如醉。

一曲奏毕,余音绕梁。

在场所有人都沉醉其中,

最后,还是在瑶月姑娘的打断下,众人才回过神来。

“诸位,奴家献丑了。”

“陈王殿下,万金之躯屈尊到此,奴家特敬薄酒一杯,以谢厚爱之情,也愿陈王殿下福寿绵长。”

李如璋暗道,果然是花魁,才艺就不说了,情商也这么高。

果然,

这番话说完,逗得陈王殿下也是开怀大笑。

二话不说,便一口将杯中酒水,喝了个干净。

放下酒杯以后,陈王殿下接着道

“今日,你其实不应该先敬本王,此乃本王为李将军准备的接风宴,也是压惊宴,李将军少年英姿,此前潼关之战大捷,全赖李将军施为。”

“瑶月姑娘,你应该敬李将军一杯才是。”

范瑶月一听潼关之战的英雄在这里,顿时眼前一亮。

“那奴家确实要敬上一杯,李将军英雄盖世,救万民于水火,奴家替天下百姓谢过李将军,愿将军马上博得场场胜,驱逐北虏身无殇。”

李如璋推辞道

“多谢瑶月姑娘美意,至于什么英雄盖世,莫要这般说,李某受之有愧,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

潼关之战,能够取胜,非是李某一人之功,全赖将士用命,拼死力战,才能取胜。”

“此战……阵亡将士无数,李某肩项单薄,哪能承其之重,又岂敢贪天之功。”

李如璋回忆起当初那一战,触景生情不由得变得感伤。

场面气氛一下变得沉重,

只有范瑶月听李如璋这样说,眸子里闪烁着一丝异样的光彩,

最终旁边有人打断这种压抑的气氛,称酒宴不因再提这种伤感之事。

并提议,有酒无诗,不成宴。

提议每人赋诗一首,众人进行评判,众人尽皆叫好,唯独被陈王否了,原因是陈王殿下考虑李如璋不擅此道,不愿意李如璋被冷落。

然而,陈王殿下对李如璋的偏袒,却引起了其他人不满和妒忌。

这时有人跳出来表示,既然李如璋有同进士身份在身,以后说不得也要转入文官这边,入朝为官。

到那个时候,要是再不会吟诗作赋,又如何应对官场交际?

陈王殿下此时看似在袒护李如璋,其实是害了他。

陈王殿下一听,好像也是有几分道理,便以目光示意询问李如璋。

李如璋本来还觉得有什么,本打算开口推辞,因为他的确不擅长此道。

而且,他从心底里来说,有些排斥这种所谓的官场文化,

倒不是说诗词之道不可取,毕竟,诗词歌赋,也是文化瑰宝,历史传承的一部分。

只是如今,朝政凋敝,百姓困苦,整个嵩国风雨飘摇,与其钻研这些,不如,厉兵秣马,扫除弊病,

待天下太平,再大行其乐也不迟。

何必现在便要追捧此道?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偏偏有人揪着李如璋不放,旁边另外一人,以为李如璋迟疑便是露怯。

便嘲讽李如璋虽有同进士之名,却好像名不副实,若是不擅长此道,可由他们率先起头,给李如璋打个样。

若还是不会,尽可罚酒三杯,便可越过此间。

一边说一边摇头晃脑拈须讥讽,还一脸蔑视的表情看着李如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若不是陈王殿下在,估计,此刻已经将李如璋羞辱得不成样子了。

李如璋真就觉得很无奈,对方真就以为自己是文人?就可以自我感觉这么良好吗?

这让李如璋逆反心理发作,你既然藐视我,我偏要让你看看我到底行不行。

他虽然不擅长吟诗作赋,但是,不代表自己不能剽窃啊,

虽然,剽窃可耻,但是,他这是借鉴,不对,是借用……

曾经上学的时候,老师不就是提倡学以致用吗?

那此时不就是派上用场的时刻?

想到这儿,李如璋摇了摇头,

“谢过阁下好意,李某的确不擅长此等小道,所以并未钻研诗词歌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