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叩拜坐在上面的人。
一道道奏折递上来,并没人说事。一般情况下,除非事情紧急,否则都是上奏折,过后等皇帝批阅处理就行。
早朝结束,在朱高爔的示意下,王振拿出一道圣旨。
“摄政王二公子德性良善,孝检恭仁,特封为辽海郡王,上朝听政,钦此!”
“瞻岐谢旨隆恩!”朱瞻岐跪谢接旨,一众大臣并不意外,摄政王权势熏天,他的儿子封郡王是迟早的事。
说句过分的话,即便他封儿子为亲王,满朝文武都无人敢反对。
只有包括杨士奇在内的少数大臣,皱着眉头,陷入沉思。
上朝听政,他们从圣旨中听出了别样的味道。
明年春天,摄政王会率军出征,朝中肯定会交给儿子掌管,但在他们心中,这个人一定会是世子朱瞻乾。
可结果出乎意料,居然是二公子…
在朝为官,必须要对这些事敏锐,上位者权力交替,只要能站对队伍,就会有受之不尽的荣华富贵。
反之,如果选错了,便是无底深渊。
如今,不出意外,在朝监国的大概率是二公子,提前与他打好关系,才能获得更多的好处。
想到这,不少人看着杨士奇,眼中无比羡慕。
他可是公子老师,朱瞻岐掌权,能少得了他的好处吗。
结果,显而易见,本就是内阁首辅的杨士奇,身份会更加显赫。
早朝结束,朱瞻岐走在出宫的路上,杨士奇喊住了他。
“老师,怎么了?”
杨士奇上前,压低声音,他皱着眉头,“公子,王爷出征,你来监国并非好事。”
闻言,朱瞻岐神色疑惑,“为何这么说?”
“大明有律,立嫡立长,你可别忘了,在辽城还有位世子。”
“原来是这事。”朱瞻岐淡然一笑,轻声解释,“爹说了,大哥要随他去打仗。”
杨士奇摇头,“王爷,世子怎么想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监国,往后百官会怎么想。”
“老师,你多想了。位置该是大哥的,那就是他的,我不会有别的心思。”
见他这么说,杨士奇轻叹一声,“但愿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