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父皇。”
朱高燧过去坐下,却时不时往殿门处张望,双手不时交握在一起揉搓。
“燧儿,今年有四十了吧?”
“是,父皇,儿臣是洪武十五年生的。”
“嗯,你们这几个兄弟出生前后的那段日子都不太平。朕要守在北平,还要奉太祖之命率军征战北元,再后来靖难,朕即位后国事也不太平,倒没有多少日子陪陪你们。”
“父皇是我大明天子,当然不同于普通百姓家的父亲。国事不可废,家事上自然就少一些了。”朱高燧说着,又望了一眼殿门。
“父皇,夜深了,儿臣有些饿了。我看父皇批阅奏章久了,想必要饿了。儿臣已经叫尚膳监备了些小吃点心,这就去叫人端来。父皇不如吃了垫垫饥,也就该歇息了。”
“嗯,”永乐皇帝不置可否,“朕这次病了,你辛苦了,日日来养心殿侍疾,不容易啊...”
朱高燧觉得永乐皇帝话中有话,再看永乐皇帝的表情,却平静如水。
朱高燧觉得哪里不对,却也说不出来。
他的心里有些恐慌,又有大事将成前的期待与兴奋。
“侍奉父皇本就是做儿子的本份,父皇的夸赞,儿臣不敢当。”
这时,殿门“咯吱”一下被推开了一扇。
刘公公在前面引路,后面跟着一个太监,手里捧着两碗点心,还盖着盖子。
待两人走近,朱高燧看到捧着点心的太监,正是尚膳监掌司太监杨正。
他吓了一跳,脸上却无表情。
他还没去叫人送来,怎么这个杨正主动端来了?
再有,送夜宵点心这种事,叫个小太监送来就是了,哪里要一个掌司太监亲自送。
难道有变故,计划泄露了?
他看向杨正,杨正抬起头,眼神中倒没有慌张,朱高燧心下略安。
“陛下,这是赵王爷特意嘱咐尚膳监做的银耳红枣莲子羹,是奴婢特意叫这位掌司太监杨正亲自送来的。”刘公公解释道。
照理说,皇帝才不会正乎是谁端茶送水呢?刘公公又何必专门指名道姓呢?
朱高燧内心一阵慌乱,不过他还是相信自己的计划没有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