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这是朱元璋的主意

深入沙漠作战,明军是禁不住长时间耗下去的,最好尽快与瓦剌人主力决战,一举歼灭其有生力量。

可是,鞑靼部也好,瓦剌部也好,他们都不笨,“打不过就逃”就是他们的策略。

历史上,永乐帝第三次北征时,鞑靼部阿鲁台得知明朝大军来了,吓得屁滚尿流,连夜带兵逃走,就是不与明军对阵。永乐皇帝只能回师,耗不起。

“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有云,‘余尝计之,人负米六斗,卒自携五日干粮,人饷一卒,一去可十八日。米六斗,人食日二升。二人食之,十八日尽。若计复回,只可进九日。’照此推算,若我大明发兵十万,则需要征调民夫十万,且至少在九日内就要对瓦剌取得决定性胜利。事实上,到实际打仗时,民夫的征用肯定远高于这个推算,且是不是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决定性胜利,谁也说不准!”

高希引用的《梦溪笔谈》中的这段话是说:如果每个保障后勤的民夫可以背六斗米,一个士兵自己可以带够五天的干粮,以一个民夫供应一个士兵、一人一天吃二升米来计算,可以保障十八天。如果考虑回程,那么只能保障九天。

永乐皇帝打了不知道多少仗了,粮草不济导致人马饿肚子,以至无功而返或失败的情况,他都碰到过。听到这里,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

“公子的意思是,在目前我们还没有准备好兵马粮饷之前,大明便拿瓦剌没办法了?”杨士奇问道。

“有。”

“哦?有何办法,朕...郑大伯我倒想听一听。”永乐皇帝一听高希说有办法,一激动,又差点说漏嘴。

“就两条,一让瓦剌人知道我们的厉害,二适时伏击。”

“具体说一说。”

“瓦剌人不知何时来,抢了东西便跑,追击不是办法。不如在城外广布地雷,形成地雷带。”

“地雷?”永乐皇帝和杨士奇没明白是什么。

“地雷就是火器,埋在地下,踩上去就会爆炸。”

“哦,就是霹雳火球。”永乐皇帝明白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