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将领兵气势汹汹向泗沘城发起攻击。
城楼上。
扶余泰自立为王后,肩负起守城的重任。
然而,登上城楼瞧见外面乌压压的唐军,扶余泰面色不由得紧张,身躯紧绷。
外面的唐军足有十万之众,兵勇高举兵戈咆哮,呐喊,喝令城内守军出城投降,城墙走道内守城的兵勇噤若寒蝉,不敢冒出头。
未战。
百济军气势先衰。
“王上,不能战。”紧张气氛之下,有官吏向扶余泰进言:“死挡唐军,唐军破城恐怕屠城。”
这绝非他无的放矢,实乃赵牧这么做过。李世民东征时,也坑杀三千靺鞨兵。
死守城池的话,惹恼赵牧或他麾下三军将士,破城之日,泗沘城恐沦为坟茔。
有官吏发觉城外的唐军靠强弩压阵,众多震天雷投掷于城门下,架起云梯前赴后继攻城,内心火急火燎,焦急的劝说:“王上,死守城池,等于螳臂挡车。”
“父王,识时务者为俊杰,开门投诚吧。”扶余文思劝说。
本来朝廷文武百官计划与扶余泰共进退,与城池共存亡,然而,听见震天雷的爆炸声,目睹城外浩浩荡荡的唐军把泗沘城围得滴水不漏时,顷刻间所有官吏像泄气的皮球,陆续萌生惧意。
有人提出投诚,百官纷纷附和。
扶余泰半眯眼眸,神色冷凝,他也知晓城外的这支攻城唐军,绝非普通的唐军,乃赵牧训练的神武军。
神武军好战,最令人忌惮的莫过于对死战的兵勇杀无赦,此时,城内文臣武将担心扶余泰坚守到底,神武军破城时,直接在城内大开杀戒。
唐军前赴后继,扶余泰没有主意,微微半眯眼眸,摆手说:“你们想走,自己走吧,本王誓与城内百姓共存亡。”
“王上。”
“父王。”
百官听闻扶余泰的话失声叫道。
“走吧,走吧。”
扶余泰有自己的小心思,唐军猛攻城池,城内谁出城谁找死。
给百官胆子,他们怕也不敢出城。
西门。
扶余泰率军御敌。
身边的官吏陆陆续续离去,不管王室或是百官,皆清楚大势已去。
拒不降唐,恐遭祸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