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俎(zu):刀和砧板,原为宰割的工具,比喻宰割者或迫害者。
右丞相:古代官职,丞相之一。右丞相的就是在皇帝右手站立的丞相,也称主相。左丞相的就是在皇帝左手站立的丞相,也称副相。
铮铮铁骨:意思是比喻人的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骨气。
奴颜婢膝:成语,出自《抱朴子?交际》。原指奴才一样满脸堆笑的面容,婢女一样跪地求饶的样子。在现代汉语中比喻人奴才相十足,低三下四、拍马讨好。
苟延残喘:成语,出自北宋?欧阳修《与韩忠献王》。原义是勉强延续临死前的喘息,比喻暂时勉强维持生存。
给养:供给军队人员的主食、副食、燃料和军用牲畜的饲料等的统称。
水泄不通:成语,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德山门下,水泄不通。”意思是像是连水也流不出去,形容拥挤或包围得非常严密。
身先士卒:成语,出自汉?司马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指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代也指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
死灰复燃:成语,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韩长孺列传》。该成语原比喻失势的人重新得势,现常比喻已经消失了的恶势力又重新活动起来。
饿殍(piǎo)遍地:饿殍:饿死的人。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饥民。
宅心仁厚:成语,出自宋?陆游《上赵参政启》,指居心仁爱而待人宽容。
血光之灾:成语,出自《盆儿鬼》。意思是迷信指有被杀的灾祸。
骑虎难下:成语,出自唐?房玄龄《晋书?温峤传》。指骑在老虎背上不能下来;比喻做一件事情进行下去有困难,但情况又不允许中途停止,陷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恩威并施:成语,出自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周鲂传》:“赏善罚恶,恩威并行。”恩:恩惠;威:威严;施:用上、施展。意思是恩惠和威严同时使用。
携云握雨:成语,出自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意思是指男女欢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