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赵匡胤,铁木真

没错,而今主座上的不是别人,正是蒙古民族的缔造者成吉思汗。

虽然知道正是眼前这厮把大蒙古国折腾得七零八落,但老铁对自己这个好孙儿仍然十分满意。

瞅瞅,其他几位有这好事都没想着自家先祖,只有忽必烈把自己从永恒的沉睡中唤醒。

一朝复苏,不仅青春尽复,连胯下被西夏王妃咬掉的玩意也重新长了出来,又可以继续践行“人生最大的乐趣”。如此惊喜,怎能不让老铁对自家孙儿喜爱有加?

唯一的遗憾是自己当初怎就没想着弄个中原皇帝当当,致使错过了参加比赛的资格。

“忽必烈,而今甘肃战场上大元可用之军有多少?”铁木真问道。

“草原贫瘠,甘肃也不是什么富庶地方,难以支撑大军长期征战。孙儿已经遣散了半数兵马。而今庆阳前线不过六七万人,便是加上后方兰州、宁夏各地的守军,也只有十二三万。”忽必烈对于自家兵事自是再清楚不过。

铁木真接着问道:“那秦国若救援庆阳,可发多少兵,装备如何,战力怎样?”

“而今仙门大开不到半年光景,秦军不可能大规模换装,大部分定然还用着铜甲铜兵。即便是配备了铁甲钢刀,合练适应也是个问题。依孙儿看来,最多能拉出三五万能战的。不过,”忽必烈犹豫道:“那数万关宁兵和陕甘绿营倒是有些战力,如果秦国能尽收其心,再加上大炮助阵,那倒是个麻烦事。”

“料敌当从宽。也就是说,若秦人大举西进,我军难以招架?”铁木真确认道。

“胜算的确不高。”忽必烈实话实说道。若是刚刚跨越仙门那会,元世祖定然不会这么想。

实在是科尔沁草原一战,大元军的表现太过丢脸,致使老忽面对战力逊色于八旗的关宁、绿营也没了把握。

“孙儿无需丧气,”看着忽必烈有些沉吟的模样,铁木真哈哈大笑:“胜败乃兵家常事。打不过便打不过,让伯颜试探一番,若敌军势强撤军便是。反正我军多骑卒,打不过跑起来还不容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孙儿并非沮丧,而是有些焦虑。这秦国尚以铜兵为主便如此难对付,待到日后换成精钢,却又该如何破局?”忽必烈有些苦涩道。

“孙儿忧虑不无道理,接下来的年月,秦国只会越来越强。但,”铁木真正色道:“你要记住,虽然你是中原的皇帝,却流着蒙古人的血,草原才是你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