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剿还没结束,为了躲避敌人, 刘启耀只能在山洞里过着近乎野人的穴居生活, 平时只能用草药医治伤口, 用野菜野果充饥。】
天幕下,之前那些出言嘲讽的商人又说了起来,“所以说嘛,这根本就是花不出去罢了”。
“就是就是”,他们只相信钱主宰一切。
【围剿我主力部队的战争结束后, 敌人仍没有放松盘查, 反而到处设卡抓人, 刘启耀只能在江西遂川万安一带徘徊, 走村串寨乞讨度日, 他骨瘦如柴, 蓬头垢面, 敌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个叫花子就是他们要抓的重要人物,更想不到这个饿得路都走不稳的乞丐身上带着13根金条和许多银元。】
【寻找组织的同时, 刘启耀联系到那场战役后散落在当地的战士和干部, 1937年重新联系起来的120多人再次组织起来, 继续革命斗争。 但开展斗争就需要经费, 大家一筹莫展, 刘启耀这才解下腰间脏兮兮的布包, 放到桌上打开一看, 13根金条,还有若干银元首饰,和当初交给他的一样, 分文未动。】
街边,老乞丐抹着眼泪:"俺要是有半吊铜钱就买炊饼了,这位爷揣着金条要饭..."
在众人被这种大义无私的精神所震撼时,有些人就喜欢装自己看透了一切:"那金条缠腰看似富贵,实则是催命符,他那是不动啊,根本就是不敢动而已",话至最后,此人还特意加重而已两字的发音,言语中全是不屑,把对信仰的坚持说成了怕死不敢用。
“放屁,你这就是歪理邪说”,有人对这种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行为看不下去了,“若是金条不敢动,那银元呢,真想用掉这钱,花点银元换身行头后扮成富贵人家再去用金条不就行了。人家就是不用,就是大义”。
“就是,人家那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战士,可不是三岁稚童,况且包里又有可用的银元做零钱,真想独吞会没路子?不要拿你那肮脏的思想去衡量别人,你不配,装什么啊”。
私塾里。
正在习字的学生却红了眼眶:"先生,这不就是您讲的尾生抱柱之信么?"教书先生望着天幕长叹:"尾生为情,此人为义,俱是人间至性啊,这简直是圣人在世啊",说完,他突然对着天幕长揖到地:"诸生谨记,此谓'一诺千金重,生死轻鸿毛'!"
户部衙门里,张居正拍案而起:"好个当代弦高!当年郑国商人尚知毁家纾难,今见此辈,我华夏气节不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