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基本的工作重点布置下去之后,我就不参与其他工作了。毕竟现在又不打大仗。最多也就是榆林方面需要增兵或者补充粮草军械。
萧黑山送来了榆林兵马调动防御方案。
方案写的是,榆林增加一倍兵力,自立屯田,由杨英部补充。协助郎迁部边境协防。以郎迁为主,杨英为辅。一年之后,郎迁部调离,呼儿嘿呦部补充。协助杨英边境防御。杨英为主,呼儿嘿呦为辅。以后边境协防,以此类推。
这样保证当地有一半老兵,既熟悉环境,又不用浪费过多资源,还能形成老兵带新兵的良性循环。
看来萧黑山提出的协防策略我觉得可行。于是写下:可行,以后蚕食西夏土地,筑造新城后,就以此法协防新地。
写完这些,我发现奏折没有了。现在地盘大了,我的工作居然比以前少了很多。
想想也对,我们已经正式成为封国了。老西儿也已经正式成为晋国的国相兼执政大臣了。如果我还忙的跟孙子似的,这个国相就该换人了。
难得轻松下来,我让勤务兵把文件送到萧黑山的办公室,看看时间,然后挨个的办公室看了一遍。
除了姜环烈酒生意的商路恢复有点困难。特别是辽国的生意,还要和辽国高层谈判其他需要的无非就是时间与资金投入了。
勉励了大家一下,我看看时间,大约申时三刻。我该下班了。骑上我的小毛驴,我的侍卫们护送我回了家。
倒不是我买不起马,巴朗在我“封王”的时候也想送我几匹宝马表示祝贺。但被我转送给了骑兵中战功最大的两位骑士。
我告诉他们:“战马就应该驰骋沙场,驮我一个十岁小孩儿,有头驽马毛驴足够。”
从那之后我们就有了个不成文的规定,晋国之内,除骑兵外的文职武职干部一律不得骑战马,只能骑驽马或骡子。骑兵也成为了晋国最高贵的兵种。
我回到家门口,看见我爹正在门口等着。应该是在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