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第八警备镇、皇家第一骑兵镇,将调往吕宋。
在鹰岛只留下皇家第九警备镇,负责维护整个大西洋战区的后勤。
这次皇家陆军调整之后,宝岛的周边将集结第一警备镇、第五警备镇、第六警备镇、第八警备镇、第一骑兵镇。
四个重装镇、一个骑兵镇,这又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军事力量。
而在这五个镇的外围,还有皇家第四警备镇、皇家第七警备镇作为预备队。
中华一共十二个镇的陆上兵力,现在有七个都调回宝岛附近。
这番部署的背后,只有陈兴显和陈维济才知晓其中的缘由...
守备军这些年的变化不大,编制也没有变动。
只是将原有的巡逻舰,全部更换为檀香山岛级巡逻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中华六年开始,各大守备区的换装一直持续了六年。
现在所有守备区的海军,终于实现了铁甲化。
只是这些巡逻舰的航程却非常的短,能行驶到下一个守备区就不错了。
守备区承担着最重要的守卫各地任务,但不管是兵力还是战舰,都是最弱小的。
太常寺掌握着调兵权,但没有指挥权。
各大战区有战术指挥权,却没有战略指挥权。
三军都督府有战略指挥权,却无法直接指挥一个镇或是一个舰队。
而驻守各地的皇家陆军,若想跨地域机动。
就离不开战略支援司下属的运输舰队。
就连各巡洋舰队的航行,也都需要战略支援司下属的煤站、水站、仓库提供补给。
训练司掌握着士兵的轮换和士官的管理。
战略计划司掌握着军官的调动和升迁。
一环扣着一环,一场庞大的战役都要涉及众多的部门的协同。
就算哪天某一地的某个将领,真的想不开了,他也绝对无法撼动中华的根基。
军中权利的划分,陈兴显一直围绕着两个字,“制约”。
兵种的制约、将领的制约、兵源的制约、后勤的制约......
在陆军一次性调出三个镇之后,海军的军费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加。
这也意味着海军的战舰规模,将更加的庞大......
(2023年最后一天,祝愿大家来年心想事成,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