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最后的这两处海洋周边,盘根错节的分布着几千万人口和几十个国家。
光靠中华的强大舰队,是无法快速的完成占领。
这还是需要借助八大封国的力量来完成。
除了西牛贺洲南部的三个封国外,其他大韩、大秦、大赵、大燕都参与到了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事中。
大韩帝国出人、大秦帝国借兵、大赵帝国和大燕帝国则负责最后的实施。
而把罗刹国的视线转移到南方,受益最大的大楚帝国,也不能置身事外。
这也是许仕林和大维齐尔的另外一样约定,中华必须帮助奥斯曼帝国,转移罗刹国带来的北方威胁。
作为回报,奥斯曼帝国也必须将所有的主力,都调往欧罗巴洲前线。
把西班牙和威尼斯的军队,牢牢的吸引在那里。
在奥地利他们将发起规模宏大的反攻,目标也定在了拿下维也纳城。
许仕林出访土尔扈特部,就是提前在为这个行动提前谋划。
只是这一次中华将只在外交层面斡旋,而不选择亲自下场。
作为对土地最贪婪的罗刹人,陈兴显总是对他们十分的提防。
其实在这场围攻奥斯曼帝国的战争开始之前,陈兴显就已经开始谋划如何背刺他们。
要说各国的外交博弈中,能和中华有一比的只有西班牙。
腓力二世在这场战争里,也是不断的背刺中华。
罗刹国的沙皇伊万诺维奇,战略眼光明显要弱于陈兴显和腓力二世,他甚至都不是个正常人。
他的父亲伊凡四世,性格比较残暴,曾经失手打死了他的哥哥。
随后沙皇的位置,才落到了他这个弱智的身上。
伊万诺维奇每日必做的事情,是在教堂里做祷告、敲钟。
因此他也有个外号叫“敲钟者”。
随后他就会看人和人打架、看人和熊打架、看小丑表演...
最终他是被自己的摄政大臣给毒死,原因就是他没有子嗣。
伊万诺维奇死后,留里克王朝子嗣断绝,罗刹国也陷入了持续十五年的大动乱时期。
从这里就能看出,作为一个国家的君主,生的孩子越多自己的位置越稳定。
古往今来的明君,不光在战场上的战斗力要强,在床上的战斗力也要强。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得硬...
所以罗刹国的权力,实际上是在摄政大臣舒伊斯基的手中。
许仕林前往罗刹国结盟,也是和舒伊斯基签订的盟约。
如果不利用好罗刹国君臣不合这个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