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战役的第二阶段

大战开始之后,鸿胪寺卿许仕林从罗刹国返回的路上。

却乔装前往了土尔扈特部...

许仕林的心里明白,当鸿胪寺成功进行了一场外交战役。

军方的枪炮声一响,就意味着鸿胪寺的战斗已经结束。

他们也即将开始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张立的侦察营作为全镇的前锋营,他们乘坐近百艘小船开始抢滩登陆。

在他们后方一字排开的八艘战列舰,正在用火炮的硝烟,掩护着他们。

近百艘小船分成了三个批次,张立率领的一连乘坐十艘小船最先出发。

他们只携带了弹药和轻型火炮,众多的后勤物资都在第二和第三波次的船队里。

奥斯曼帝国的军队之所以能打下大半个欧罗巴洲,肯定有他们的独到之处。

奥斯曼军队以训练、战术、指挥、纪律的高质量闻名。

他们的精锐部队,信奉富图瓦精神,狂热的宗教主义让他们相信为圣战死去可以上天堂。

他们在军中禁止结婚,但在死后的天堂里,却有七十二个处女陪伴左右。

奥斯曼的军队大致分为几个部分,第一是近卫军,即苏丹直辖的骑兵、步兵、海军。

这些是由奥斯曼人组成,也是整个帝国最为精锐的力量。

相当于中华的陆军、海军、皇家陆军。

第二部分是雇佣军和海盗。

包含重甲步兵沃伊尼克,和他们学徒、仆人组成的轻甲步兵雅巴克。

还有出身海盗、土匪的黎凡特。

这些部队的地位,相当于中华的【林阿凤】、【李茂】、【林道乾】和曾经的第一黄金镇。

其实这时候就可以看出来,奥斯曼的黎凡特、罗刹国的哥萨克、英吉利的德雷克、中华的【林阿凤】等部。

他们都是干着脏事情的部队,毕竟有时候要保持军队和君主的正面形象。

所以使用海盗和雇佣兵作战,并不是中华所独有,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有这样的部队存在。

(直到现在也是如此,如瓦格纳、黑水、法国外籍兵团这一类的组织,也一直活跃在各处战场)

第三部分是志愿兵阿扎普,他们不要军饷和粮食,几十户百姓出资供应一名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