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上一批交易过来的女子已然掌握华夏和大夏的文字,于是姜云便给寻飞派上了几个女子随身当做日常翻译以及大夏文化向导。

此时,姜云的小院子中。

“姜云,这竹竿上面系些牛毛的玩意是干什么用的?”

寻飞看着姜云交给他的奇怪物事,搞不懂外出不带武器,带着竹竿是干什么用的。

“这是出使他国用的节仗,由于大夏与我们隔着一条大江,目前我们还没有能造出横渡大江的船只,你们只能从草原借道过去。

你持着这个节仗别人就知道你是出使大夏的使节了。”

节杖是古代使臣出入关门的凭证或信物,也可以称旌节,所以出使四方的使臣又称使节。多用竹或木制成。比如汉时中国派往匈奴去的使臣所持的节杖皆以竹为杆,上缀牦牛尾毛。

汉朝着名的使臣有三位,苏武、张骞、班超,他们出使西域或匈奴时,均持有节杖。

“昂?那这衣服是不是有点不方便?”

姜云解释了节仗的问题,寻飞又问起了姜云给他准备的服装。

那些服装不像目前华夏普通人穿的素色麻布衣服,而是一件红色的袍子,也是专门为出使赶制出来的。

“这是我们华夏的官服,这次你要出使的是大夏国,衣着方面肯定得显现出我华夏的气度和文化底蕴。

你在路上的时候可以穿戴盔甲防身,但面见对方皇帝的时候,要穿上这套华丽的衣服,别让人小瞧了我们。”

“哦,我懂了,这就是你所说的装逼是吧!”

姜云:“……”

………

山心寨墙外,姜云正在给使节团众人送行。

“大首领,不需远送,我们自去便可。”

寻飞说罢欲上马。

“且慢!”

姜云叫住寻飞递上一杯酒:“寻飞,喝了这杯送行酒,愿你们一路顺风。”

接着又从地上捻起一捻泥土放入酒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