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数日,双方大军于延津每日小战不断,各有胜负。
延津北岸的曹仁大军,也并未击败匈奴骑兵,双方就此胶着。
邺城,数日无事。
王垕每日监督张合与卢堂二人操练兵马,这日,史阿忽然来报。
“公子!昨夜连到两条重要消息。并州高干使袁尚集兵五万,来救邺城,幽州袁熙也集兵五万南下。按照两军行军速度判断,当于七日后抵达魏郡。还有,王烨于冀州各郡集兵,常山、巨鹿、清河等各郡,各有兵马送至,王烨已然再次集兵五万,屯于邺城东,淇水边联营二十里,声势浩大。”
史阿原本以为王垕听到这两条消息,会倍感压力,但他却看到王垕一脸轻松道:“不想袁绍还能调动如此多兵马,不过也无妨,兵不在多,在精。经过这几日训练,也差不多该出去活动活动筋骨了。”
“公子莫非要主动出击?”
“那是自然,王烨集合了之前文丑残军三万,我一直未动,便是等冀州各郡兵马到齐。文丑残军皆乌合之众,不足为惧,我抬手可灭。之所以留着这些兵马,便是要让其汇合之后因兵多而不精,反受其乱。”
“原来如此,公子用兵,当真让人难以捉摸。此乃冀州各郡来援兵马领军名册,请公子过目。”
王垕拿过名册,一一查看,各郡统兵将领基本都是无名之辈。
但看到一个名字时,他直接眼神一凝。
“赵云?”
“对,公子让属下特别关注此人,属下遂早买通常山郡兵中一名屯长,收入抚军校尉部。据此人回报,赵云于数日前受郡中辟举,本想拒不应召,然郡中以其家人胁迫,不得不从。”
辟举,亦称辟召、辟除或辟署,上自三公九卿,下至地方州牧、刺史、郡守、国相,都可以自己辟用士人作为僚属,被辟的对象,可以是乡豪、名士,也可以是布衣,小吏。
被辟者一般都由长官颁发任用文书,称为辟书或辟命。
赵云被辟举已经不是第一次,第一次是六年前,他被郡中辟举,领数百人去往公孙瓒军中任职,现又被辟举至袁绍军,可见赵云在郡中,不说其他,光是武艺,定极有名声。
“这赵云,可是已然进入王烨大营?”
“回公子,此名册上之人皆已入营,那赵云如今为王烨之下一名校尉,领常山军一千,皆为郡兵。”
“去传夏侯兰!”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