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伐魏(三)

中午时,为稳定军心,令狐承去大营里转了一圈。

他和几名将领有说有笑,神情看上去甚是轻松。

仿佛一切皆在掌握之中。

不过有几人面带忧色,担心长安失守。

令狐承称凉州的兵马即将赶到,必能解长安之围。

众将心中一喜,这才放下心来。

...............................................

夜晚,月光如水,轻柔地洒向大地。

令狐承却仍未休息。

在其军帐内,几张桌子拼在一起,一个偌大的沙盘摆放在上面。

从很早以前,令狐承就开始研究秦军的战术战法。

而沙盘这种东西,逐渐引起他的兴趣。

从他来到这座大营的第一天,令狐承就开始着手制作沙盘。

为了达到和秦军一样的水准,还专门从长安城找来十几位能工巧匠。

经过一番努力,道路、山川、河流、树林、秦军位置等等,皆详细的体现在上面。

甚至连秦军斥候经常出现的地方,令狐承也专门标注出来。

他所做的这一切,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击败韦睿。

若能打下武关,魏军则可闪击南阳。

当前秦军主力北上,襄阳兵力空虚,同样有希望拿下。

如此一来,魏国则有希望盘活全局。

他自然清楚事情不容易。

韦睿既然被李昭封为邢国公,绝非浪得虚名。

比方秦军主力,连续两日前来叫阵,邀魏军决战。

可第三日却不来了。

显然韦睿明白“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

有感于对手的强大,所以哪怕独孤千刃再着急,令狐承都不会轻举妄动。

如今老天留给魏国的机会,已经不多了。

大军不动则已,一旦决定发力,只能一往无前,再无任何退路!

翌日,令狐承早早起床。

连饭都没吃,第一时间叫来斥候,询问秦军是否有增兵长安。

“秦军并无兵马北上。”斥候道。

令狐承深深皱眉,不太相信,“你可看仔细了?”

“属下及其他人,确实未见有秦军调动。”

令狐承这下纳闷了!

只要攻克长安城,相当于一血封喉,傻子都能明白的道理,韦睿为何还不遣军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