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连做梦都想着这一天,如今得偿所愿,怎能不激动。
忽然间想到李昭的事情,眼中旋即充满了愤怒。
李昆先前身体明明快不行了,却还要去见李昭,摆明了是对李佑不信任。
甚至在昭武军长沙大战后,民间有人认为,李昭远比李佑更适合天子之位;而诸如此类的声音,已经存在了很多年,连洛阳那边也常常能听到。
李佑恨不得将这些人斩尽杀绝!
“父皇,你在天上好好看看,谁才有资格做这大魏天子。”李佑冷冷道。
次日,朝野上下没有任何人反对,李佑于广明殿顺利登基,改年号为“天复”。
鉴于先帝李昆,武功赫赫,先后收复了河东、洛阳,并数次击败关东藩镇。
不少大臣提议庙号为“魏武宗”,但又有人提出反对,毕竟李昆没有真正意义上统一北方,且在汉中有败过一次。
经一番争议后,最终定庙号为“魏宣宗”。
不久,各地藩镇纷纷派人来到长安,表面上是悼唁先帝李昆,实际上是观察朝中情形。
李佑亲自接见他们,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
之后,大量提拔以前东宫的亲信。
并对御林军和禁军主要将领,做出适当的调整,使得自己能更好的掌控兵权。
即使如此,有一个人,让李佑仍然不放心。
........
广明殿内,新帝李佑坐在龙椅上,面无表情道:“先帝猝然离世,各地节度使近来可有异样?”
一旁的赵公公神色恭谨,低着头,“启禀陛下,表面上还是和以往一样。”
目前李佑态度不明,魏军依旧强大,藩镇不会轻举妄动。
稍微有点脑子都能想到,在当前这个时候,谁第一个出头,必然会成为首要打击的目标。
“暗地里呢?”
“幽州、汴州、徐州等藩镇,私底下正在加紧招募士卒,恐有不轨之心。”赵公公道。
李佑冷哼一声,对此丝毫不觉得意外。
他当了十多年的太子,很清楚那些节度使的秉性。
小主,
“幽州的刘文俊,打到哪里了?”
“十日前,刘文俊再次击杀三万辽东军,即将兵临沈州城下;看样子,是想赶在入冬前打下沈州。”
李佑轻轻敲打桌案,眼神异样,淡淡道:“此事兵部都没有告知朕,想不到,朕是从你这里先得到的消息。”
赵公公心中一沉!
“朕听说,你手底下有帮人,以前专门帮父皇打探消息。无论是关中,还是关东,甚至是南方的齐国,都有你派去的人。”
“启禀陛下,确有此事;但秦国的黑冰台,实力同样不弱,老奴在南方的眼线,损失了不少人。”赵公公表情略有丝紧张。
听到“秦国”二字,李佑眼中寒光一闪,笑了笑,“朕没记错的话,你今年也有六十了。”
实际上,赵公公今年五十二岁,但既然李佑说他六十,也只能是六十。
从李佑登基后,仿佛变了一个人,对待自己,再无以往的热情,只有深深的冷漠。
一朝天子一朝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