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啊!倭国又不是我们的地方,怎么能贬谪?”
一般来说,被贬谪和流放之地,都得是大唐领土。
没道理贬到邻国去。
“你们忘了,我们大军去倭国问罪。想必,不久之后,此处就是大唐的一部分。”
“听君一席话,胜听一席话。”
还可以这样?
朝廷已经把倭国视为囊中之物?
让倭奴怎么想?
李敬玄听着众人的议论,悄悄看向淡定的张川柏,忽然说:“左春坊的录事和书令史都是有定员的,现在是不是空缺两人?”
众人瞪大眼睛。
对啊!
别管被贬谪的人去哪个天涯海角,重点是有职位空缺。
录事和书令史品阶不高,那也是太子属官,前途不可限量!
想当官多难啊?
进士里面,张昌龄这种大才子,刚刚因《翠微宫颂》名声大噪的,都还没有一官半职。
他们相互对着眼神,想着怎么让自己交好的人补这两个缺。
廊下食之后,李敬玄跟张川柏一起往外走,小声说:“我前些日子听说一件跟赵王有关的事,是不是谣言?”
“既然知道是谣言,就不要再提。”张川柏提醒。
李敬玄心头一凛,郑重道谢。
赵王和亲的事,他一开始还相信了。
后来又觉得不可能……他认识的张川柏,从来不参与皇子的事,更别说挑拨离间。
张川柏也在想被贬的那两个东宫官员。
没有印象……似乎,没有得罪他们?
因为我升官太快,挡了旁人的路?
左春坊司议郎的定员是四人。
把他踢走,就能空出一个位置。
……
没多久,张川柏从李治那里,知道更多的内情。
“你汇报棉花产量的时候,我曾当众说过,你的父亲可以做司农丞。司农丞从六品上,总判寺事,手里职权不小。因此,我虽然有这个想法,还没有将事情定下。”
张川柏听着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