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黄河远上白云间(七)

唐儿,从来就是这样心胸开阔啊。

老屠子感怀道:“同去是同去。可是丑话说在头里,事情多给儿郎去做。李承嗣之事,我不愿看到。”

自投军以来,郑守义经历了太多生死。

好在十个老兄弟,除了刘四这厮好似风筝断了线,还都在,都在。

老屠子收摄心神,道:“我观李三郎用兵,以军司马等多人攒划,统筹兵事,颇为得宜。此次西征,我亦当效法之。”

郭屠子道:“此言大善。”建议道,“抽调各军人马,毕竟配合不够纯熟,我看,左龙虎军之外则以常捷军为主,振武军留镇,王哥儿也好调派。

即以常捷军为主力,不如以王郎为行军司马,我等从旁攒划,以便军令通达。

另可选教练军百人,署理文书、机要、传令,承担守卫之责。”

见老郭推荐自己做行军司马,大寨主有些羞涩,作假道:“岂可岂可。”眼神十分飘忽。

老铁匠撇撇嘴道:“装假,要你做你便做,出了纰漏有你好看。”休看老张多年不动刀兵,但是镇中第二人位置坐得稳当,又是老马匪的旧主。看他发话,老马匪便顺坡下驴接了差事。

老屠子道:“毕竟河上仍在交战,根本不可有失。灵武边辟,转输不易,三郎说,我军只去一万五千,振武军还要留人。

我盘算着,让魏哥儿移镇灵武,左领军卫肯定也要过去。

加上灵州横塞军,行营就有近三万兵。

天德军当还有三五千可用之兵。

只有一桩,这辎重如何办理?

从前行军都有辅军,李老三将辅军撤了。这厮在幽州自然有人用,咱可咋整呢?临时征发,成么?镇里府兵办了几年,到底能用不能用?”

当初李老三上台时,给自己的队伍正名,把派驻各处的辅军都抽走了。这次议定禁军十六军,里头有好几个都是辅军系出身,占了四分之一强,其中打头的就是威武军改编的右羽林军。

为了弥补各地的空缺,按照李老三规划,就要重新建立一套府兵系统,承担原先辅军的职责。

从道理上说,如今是人少地多,上上下下对这个计口授田也都看得紧,各镇都有大批的授田户,从中抽取丁壮办府兵是可以的。

但是,事情也不是那么好办。

哪怕留下一批骨干,这事儿也不是一日可成。

关键不是没人,而在于效果。

因为这新设的府军他不是常备,而是有事征发,无事回家,这搞起来哪有原来常备兵方便。

再说,振武军也就要给别人了,老屠子这两年跟着李老三在外公干,反正吃喝拉撒都有李老三操心,他郑某人没有迫切需求,对于镇中的府兵就没心情花功夫认真办。

至少郑大总管自己是没操心。

李老三在幽州是常年保持了一万二千人的府军编制,用以承担后勤工作。比如这次南征,一直就是这帮货在转输,人不够就继续征发,反正给钱又不是白嫖。李老三就是干这个起家的,南面行营当然就没有这方面的困难。

可是突然要让老屠子征发府兵办后勤,支持西征,就很心虚。

老铁匠与老屠子联系密切,对许多事情都有了解,对镇中府兵的现状更是心中有数。这两年,振武军内用兵不多,也就是老屠子带着人在南面行营,按他估计,在镇内征发人手支持一下内线机动还行,这种几千里的远征……

总之一句话,他老张心里也没底。

确实是没有做这方面的心理准备。

左右瞅瞅,老铁匠问郭屠子道:“老郭,你搞教练军,一天天看你琢磨这琢磨那。我记得有次你跟我提过这事儿,详情记不得了,要么你说说?”

郭屠子闻言也不矫情,略作思考,便说:“嗯,征发府兵只承担部分转输之责,又于军中安排部分战兵管理辎重。

河西路途遥远,多担待一些吧。”

没有准备,你让郭大侠怎么样。

这就是没办法的办法了。

郑守义盘算,本来他是想这一万五千都是战兵,另配辎重,想想确实无法实现,让五千战兵临时承担一下,也只好如此。

嗯,以郑某人的威望,这帮杀才应该不至于闹事。

老屠子于是定计,由大舅哥老铁匠负责征发府兵,主要承担在振武军内线的转输,往西北运粮械,肯定是接力棒,只要镇内这一段不丢人就行。

由老郭统筹,老马匪配合,完成出征各军的编组与整合。

西征也不在这一天两天,好歹要准备充分了再动手。

作为新鲜出炉的行营司马,大寨主老马匪王义的工作效率很高,次日就拿出了整军方案。

常捷军下分三都。

一都指挥使周福贵,步骑四千,其中战兵二千八百,辅军千二。

二都指挥使薛霸,步骑二千八百,战兵一千九百,辅军八百。

三都指挥使蔡海江,亦有步骑二千八百,编制与二都相同。

如此,常捷军全军计有步军四千六百,骑军二千,辅军三千,再加上老马匪的亲兵卫队四百,正好一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左龙虎军出五千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