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北巡与西征(六)

自那日见过萨仁那,老屠子就再没捞着机会目睹玉人风华。离营向西,老黑是一步三回首,五里一徘徊,就觉有只黑手将他的一颗心都攥住,死活不放。

罢罢罢,国事优先,且讨灭了夏州拓跋逆贼再说。

行军计划是经军都陉出塞,折回朔州。

郑大帅魂不守舍向居庸关缓缓而行,直到身后的幽州城墙都看不见,才一屁股坐在马背上,怏怏不乐。

是夜,大军在昌平驻扎。

枢密副使过路,昌平县令等一干僚佐不敢怠慢,依足礼数迎接,备下酒肉招待。怎奈何郑大帅心情不佳,草草应付,便自去歇息。

又闷得无聊,老屠子便把一杆大枪在院里舞起。

真个是如虎风雷动,枪枪似龙吟。

卷起残雪飘动,斩得草木斜歪。

也不知耍了多久,两碗酒意散尽,郑大帅又觉腹中空空,便丢槊回转,差人去办夜宵充饥。武大郎亲自抱着一条羊腿跟一囊葡萄酿过来,郑二咬了两口,拉着这老伙计说话:“大郎,你这一天天在我眼前转,不是蹉跎了岁月。

此次回去,放你一个外任如何?卢八在麟州,你去给他打打下手。”

武植只把脸憨厚相,跟老郭简直如出一辙,道:“郎君,俺这挺好,不去给卢哥儿添乱了。”看这侄女婿办事始终周到,二爷最近总想给他安排个前程,但每次这厮都要拒绝。

真心话,要放这侄女婿出去,郑大帅实也有些不舍。衣不如新,人不如旧嘛,否则早就给他安排了。这些年老弟兄各自高升,留在身边的是越来越少,很让郑老板惆怅。

可是,郑大帅还是觉着,不论怎么说都该给这厮挪挪地方了。

便见小屠子在门外探头探脑,老屠子道:“滚进来说话。”

小屠子不知被什么绊了个趔趄,一身肥膘抖抖搡搡地来在近前。小伙子从怀里探出一封书信,犹犹豫豫是否递给老爹,表情有点扭捏。

被老屠子瞪一眼,唬得小伙子胖脸胡抖,心情十分复杂地双手将书信呈上,支支吾吾道:“阿,阿爷,此乃李李岩那厮……

都不等小屠子说完,老屠子已劈手夺了信,挥挥手让儿子赶紧消失。

像是捧着世间奇珍,郑某人将信在鼻前嗅嗅,便觉着一股暗香袭来,喜得老屠子是满脸桃花开,浑身都是春。

看信皮上一字也无,他抽出障刀,以刀尖轻轻挑开,取出两页淡黄的纸张,仿佛有暗香袭来。

展开,入眼是娟秀的蝇头小楷,如同俊美的小人儿般在老屠子面前晃动。

但见书曰:“郑兄亲启,见字如晤……

郑守义也曾想过将两个小李带在身边教导,但是一则新兵训练还没完成,再则有些事情他也没有想好,只好暂时不管。

按规矩,新兵得练三个月。因为要准备西征,实际只练了一个半月,许多科目就得在行军中完成。这一关是必须要过。按规矩,前半段仅仅是基础的纪律和体能,主要的技能训练都在后半段,这底子不打好将来可是害人害己。

萨仁那将儿子交到自己手里,运乖死了那是天意,老黑可以接受。但是,因为手底技术不行害命,老屠子是绝不同意。

至于什么事情没有想好嘛……

虽然咱大唐风气嚣张不忌讳这些,但是大李子尸骨未寒……

嘶,啧啧。

三月底,大军回到朔州。

将士远征归来,先放一个月大假。

有家的回家,没家的成家。

想多安个家的也没问题。

纵观华夏上下五千年,如今就是武夫的黄金时代,还是黄金中的黄金,小数点后四个九的纯金时代。

钱多粮多地位高,妥妥的香饽饽,都愿意跟武夫结亲呢。

谁不愿意?

谁敢不愿意!

开玩笑,至少在唐公治下,还是有规矩的。

这次跟着李老三转了一圈,郑守义自觉最大的收获是对未来有了新方向,对自己有了新定位。

郑屠子是这辈子做梦都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也能做宰相。

老郑家的祖坟绝对冒青烟了。

若是阿爷、大兄又或者娘娘泉下有知,该当为他欣慰吧。

呵呵。

临行前,李三郎交给他一项任务。

李老三的辅军,除了军医部分,其他都要陆续调回整编为牙兵,各军的后勤保障就要做出调整。其实按照大唐的惯例,大军出征一般就是六成战兵配四成辅兵,这辅军、辎重,本来就该各军大将自己操心。

之前李老三的辅军统一承担了后勤工作,最初是因为豹军管理水平不高,属于权宜之计。后来嘛,就成了一种惯性。

但说起来,放眼天下,实在是一种特例。

如今李老三做了枢密使,老辅军另有任用,就必须有所调整。

李枢密计划将后勤工作陆续由新的府兵承担。

对,就是府兵。

任何制度,都不是完美无缺,都有其特定的条件。

小主,

比如这个府兵制,匹配的就是均田。

均田制败坏了,府兵制也就完蛋了。

但数十年来,天下大乱,一方面固然造成人口损失不小,另一方面,这也为重新搞均田创造了条件。

从李大郎时期,从山北开始,治下就大搞计口授田。授田户每户出丁参与训练的规矩也一直都有。所以,此次李枢密就准备参考初唐办法,逐步正式将授田户都重新编入折冲府,组成府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