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一路兵马,只是起到牵制和迷惑的作用,以确保主力部队能顺利攻取夏州城。
七日后,消息传来,卢俊义已经拿下夏州,李察哥率军逃回河西之地,共损失十四万兵卒。
听闻消息之后,岳飞、韩世忠、张清、董平、徐宁等人无不振奋,连忙将此消息告知了全军将士。
大胜带来的士气提升,是无可估量的。
岳飞当即组织了二次攻城,这一回,就要认真多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最终的战果,梁国死伤六千余人,西夏死伤五千余人,两败俱伤。
之后,岳飞便停止了攻城,不再做此等无谓的牺牲,而是专心等待大部队的到来。
当然,该有的布置还是要做的,岳飞派出大军,将灵州守军可能的退路都给堵死了。
卢俊义的四十万大军开来之后,灵州的西夏兵就是瓮中之鳖,只有等死的份儿。
……
帝国元帅卢俊义再次分兵,命令种师道领兵十万,带着两门巨炮西进,同岳飞汇合,共同攻取灵州。
自己则带着剩下的兵马,对河东之地展开攻略,顺便把一些较小的西夏军寨清理掉。
没有了主力部队的加持,这些小军寨独木难支,很快就败下阵来。
八日后,携带两门巨炮的种师道及其麾下,赶到了灵州城下。
“老将军,你们可算是来了。卢帅没有过来?”
“他在忙别的事情。小岳啊,灵州这边的情况怎么样?”
“根据我的观察,城内的兵力应当不少于六万人。我们尝试着攻了几次,西夏军的抵抗意志很顽强,攻击效果不佳。我做主,让大家伙儿停了下来。”
种师道点点头:“小岳,给儿郎们下令,做好破城d 准备,不要让西夏的一兵一卒走脱。”
岳飞笑道:“看来老将军的信心很足啊!”
种师道指了指身后的两个大家伙:“有了这玩意儿,再高的城墙也得塌。”
灵州城墙的坚固程度,与夏州不相上下。
两门巨炮轮番轰击,灵州城的东城墙坚持了两个时辰,轰然倒塌。
岳飞长枪一指,梁国大军冲入城内,如虎落羊群一般,展开厮杀。
天黑之前,战斗结束。
西夏主将任得敬,被生擒活捉。
至此,西夏河东之地的两大重镇,全数落到大梁帝国手中。
如此损失,对西夏帝国来说,极其致命。
……
兴庆府,皇宫之内。
听闻噩耗的皇帝李承乾眼冒金星,一头瘫倒在地。
跪在地上的李察哥,赶紧冲上前去,将皇帝扶起来。
“传太医,快传太医!”
经过一番调整,皇帝李承乾总算是恢复了正常。
“察哥,怎么会败得如此之惨?”
“陛下,李遇这个人,臣是了解的。他败得如此之快,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卢俊义想办法赚开了城门。”
“你是说,夏州城中出现了叛徒?”
“很有可能。”
皇帝叹了口气。
而李察哥则松了口气。
说实话,李察哥并不知道夏州城内发生了什么。
但他的猜测,倒也颇有几分道理。
卢俊义确实赚开了城门,不过不是利用叛徒,而是利用大炮。
“现在咱们该怎么办?”皇帝的语气,非常无奈。
旁边的丞相嵬名安惠进言道:“陛下,当务之急,是让敌人停止进攻。臣以为,可与大梁暂时求和。”
听到求和二字,皇帝的心中颇为不忿。
“察哥,你的意思呢?”
“臣以为,梁国军队下一步的目标肯定是灵州。灵州守军只有八万人,他们坚持不了多久。最好能让他们撤到河西,保留我方的实力。”李察哥身为全军主帅,还是以前线将士的安危为要。
皇帝点点头,刚要说话,门外的内侍慌慌张张,将一份折子递了进来。
李承乾看了一眼,气愤不已,直接一脚踢翻了御案。
“灵州,灵州也丢了!”
……
大梁帝国占领河东之地以后,并没有急着发动下一步的攻势。
在后勤部门的组织下,这些年从陕西,山西等地征召而来的汉家百姓,陆续进入河东,开始建立居住所。而战败国的西夏之民,也被组织起来,迁入梁国内陆。
这一策略,是皇帝王小飞早就确定好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将整个西北地带牢牢掌握在汉室的手中。对于迁进来的西夏百姓,各地官府已经准备好了一揽子的安置计划,不至于使其挨饿受冻。
一个月后,60万大军合兵一处,来到了黄河之畔。
黄河上所有的渡船,都被敌人销毁了。
不得已,卢俊义只能下令,到各处收集木材,临时建造战船。
而对于此时的大梁军队来说,将人员运过黄河,并不是一件难事。
但如何将十几吨重的青铜巨炮运送过去,就是一件考验工匠智慧和魄力的事情了。
工匠们思来想去,最终决定,将十几艘造好的大船拖到岸上,用木板拼到一起,以提供巨大的浮力。
随后利用套索,将大炮至于拼接船体的中央。
最后一步,由5000多人齐上阵,利用绳索,一半人在前面拉,一半人在后面推,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将拼合的船体连同大炮,拖入黄河水中,再运往对岸。
就在大军监造战船,准备渡河的当口,西夏国派来了使节,希望能与梁帝国求和。
“尊敬的帝国元帅,这是我主写给梁帝国皇帝陛下的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