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皆因教育之缺失,人心之不古。”
宗弥说着,手指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仿佛是在描绘着未来的蓝图:“你们之前说,想要找个试点推行新的教育政策,可时间如流水,不等人啊!
看看这天下,百姓疾苦,官员腐败,如若再不醒悟,只怕这大明江山,将风雨飘摇。”
宗弥的话音刚落,朱标和朱元璋的脸色都凝重了几分。
朱元璋紧锁眉头,目光如炬,仿佛能穿透这层层乌云,直达那深邃的未来。
朱标则是沉默了片刻,最终叹了口气,无奈地摇了摇头。
“杀是杀不绝的。”宗弥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几分苍凉和无奈。
宗弥的话像是一记重锤,落在朱标和朱元璋的心头。
朱元璋深深吸了口气,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坚定:“宗弥,你说得对。
咱确实需要改变,不能坐视这大明江山沉沦。
老百姓的需求,其实并不难满足,只要我们能真正做到让他们安居乐业。”
他转身,目光如炬地扫过朱标和宗弥:“咱要从农业入手,保证粮食的丰收,让百姓吃饱喝足,现在有了土豆红薯玉米这些高产植物倒是问题不大。
穿得暖,也非难事。咱将下令,花钱鼓励百姓们开垦荒地,专门种植棉花。
你们想象一下,那广袤的田野上,一朵朵洁白的棉花盛开,如同云朵般柔软。
百姓们辛勤劳作,收获的不仅仅是棉花,更是生活的希望与温暖。
咱要让大明的百姓们,在寒冬中也能感受到温暖如春。”
宗弥点了点头说道:”老朱,你说的没错,农业是国家根本,我觉得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部门,叫农研院,专门研究新特种,研发高产种粮。”
宗弥的话音刚落,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的光芒。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个未来,那个在农研院的推动下,大明农田生机勃勃,五谷丰登的繁荣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