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弱国的悲哀

“这个家伙对日军战术战法的研究从‘九一八’的时候就开始了!”桂率真笑着说道,“可不是随便谁都能到中央军校、陆军大学授课的,百里将军都赞叹不已呢。”

宋鸿飞只是淡淡笑了笑,又道:“这也是一个国家军事实力强大的体现,但我们在这方面实在差得太远了。我们教导总队和中央军已完成调整的部队还好,补充团都经过战术训练,也有战斗力。”

宋鸿飞继续说道:“有些省份来的补充团甚至都是一群放下了锄头刚学会打枪的老百姓,身体素质差,军事技战术水平完全没有!说真的,我都不忍就这样让他们上战场,这与送死无异。”

桂率真叹息道:“我们没有这个条件和能力,国家刚刚在35年开始实施兵役法,内战打到37年才结束,短短1年多的时间根本编组不了多少后备兵员,也缺乏系统的动员准备。”

国情就是如此,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一线急需补充时,只能采用割肉补偿的方式,将一个个后备补充团送到战场,拆开打散使用到各处阵地上,这也是不得已为之的办法。

他们三人都很清楚,两军在技术和装备上有巨大的差距,淞沪战场上日军现代化多兵种联合的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悬殊的技术鸿沟面前,很多时候也无法用谋略、战术和指挥去弥补这种差距,往往被对方压倒性的火力优势轻易抹平。

但我军又只能依赖于以谋略、战术和指挥去弥补,完全是凭着一腔热血前仆后继,用血肉来填。

落后就要挨打!

这句话,这一刻,让三位国军精英军官如此深刻无比又痛惜不已地切身感受到了。

装备不够,战术来凑!

钢铁不足,血肉来抗!

这是一个弱国的悲哀。

一种带着悲愤与无奈的悲哀。

有多少华夏军人与他们三人一样,在为国家贫弱落后而怅然叹息。

有多少华夏军人,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以血肉之躯与强敌殊死较量,即使倒下流尽最后一滴鲜血。

正是无数个他们这样的华夏军人,在国家、民族危难的关头,以血肉之躯撑起民族的钢铁脊梁,这是一种任何敌人都不可战胜的钢铁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