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最后关头

双方打打谈谈,僵持不下。

和平的努力一次次被日军打破,华夏国府已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

7月17日,国府最高军事会议达成一致,“庐山谈话”发表:“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民族的千古罪人。”

自鸦片战争以来尽受列强欺辱,终于以国家的名义,以全国人民的名义,动员起全民族,对侵略者说不!

华夏民族终于团结起来,统一战线终告形成,筑成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合作抗日的局面终于形成了。

华夏的史册翻开了新的一页。

庐山会议的消息传来,整个代表团澎湃激昂。

国府作了新的指示,外交部门和在外使团加强与各国接洽,尽力寻求支持和帮助。

孔庸之特使已受命从美返欧,转访英、法等国,寻求借款和援助。

岛国在不断增兵。

日军增援部队已经从津门、山海关陆续赶来,一列列满载日军士兵和重炮、坦克、装甲车等重型武器的火车不断从关外开至关内。

到7月下旬,集结平津地区的日军已达6万人以上,至此日军的作战部署基本完成。

虽然“不扩大派”的石原莞尔等人一直反对全面开战,主张以短时间、小规模的“惩罚性作战”,逼迫华夏国府服软即可,撅取一些利益见好就收。参谋本部下达的派兵计划及作战范围也以只限定在平、津地区为基本方针。

但是,局势已经不是石原莞尔能够控制的了。他怎么也想不到,正是他当年九一八开了“下克上”的先河,让狂热的激进分子失去了理智,前线的中下层指挥官纷纷效仿。

7月27日开始,局势已然恶化。

28日,日军向平津地区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很快于第二天占领了平津,随后沿平绥、平汉、津浦铁路向华北各地进攻,战事迅速扩大,全面战争爆发。

“石原构想”至此幻灭成泡影,石原之智也已经阻止不了法西斯军国主义分子拉着岛国这辆疯狂的战车最终奔向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