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然十分明白华夏人的用意,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军购,以技术换装备,凭借奇货可居待价而沽的道理他自然是懂的。
华夏此次的购买意向是2号坦克、“豪须”系列装甲车以及一批各种口径的山炮、榴弹炮。
其中最重头的就是2号坦克,这种重量不足10吨、火炮口径20mm的轻型坦克在国防军装甲部队的规划中只是作训练、侦察和补充编制用,作为主战的型号是3号和4号坦克。虽然现在自家国防军也要大力暴兵扩充军备,不过产能还能努力再扩大,卖一些给华夏还是不打紧的。
而华夏只考虑轻型战车也颇为无奈,先不谈薄弱的技术和后勤维护能力,面对国内糟糕的道路、桥梁交通环境,过重的战车根本就寸步难行,完全足以扼杀装备重型战车的美好愿望。综合权衡之下,轻型战车才符合国情,并且2号坦克装备有20mm火炮,对付东洋的薄皮战车也有足够的杀伤力了。
为代表团打前锋的宋鸿飞使出浑身解数谈了个好价钱,双方已达成了初步的协议,只等孔特使到来后就最终敲定。
小胡子统领有点无奈地对戈林和勃洛姆堡元帅道:“华夏人倒是会做生意,谁让他们掌握了我们没有的独门绝技呢?”
孔特使到来后先后与经济部长、国防部长、空军部长等高层官员会晤,并参观了克虏伯兵工厂和容克飞机制造厂等军工企业。
华国的战略是希望获得西方的援助,利用西方促使远东及太平洋地区互不侵犯和互助协定的缔结,制约东洋的侵略野心。
汉斯高层内部对于与华国和岛国的关系也有分歧,其中以宣传部长戈培尔和二号人物空军部长戈林的分歧最为尖锐。
戈培尔坚定支持华方,赞成介入调解华日的矛盾,确保继续在华的商贸利益。更为关键的是,岛国的行径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如果不制止岛国,只怕会把华国推向苏国。
戈林地位显赫,而且极为傲慢,向来有看不起东方人的心理,不管是华国还是东洋人他一样瞧不起。
但戈林从军人务实的角度出发,在他眼中,岛国有比华国更强大的军事力量,特别是考虑到需要拉拢岛国牵制苏国,自去年签订反CP国际协定后,更应切实履行。
东洋长期妄图称霸远东,对到手的既得利益是绝对不会吐出来的,华日矛盾日趋紧张,风云变幻,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三国出于各自的利益,各怀谋略,纵横博弈。
对于棘手的三方关系,小胡子统领和智囊团权衡再三,决定对远东采取都不得罪、保持平衡的走钢丝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