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慕容复小号,李延宗

三天后,西夏,兴庆府。

这座坐落于贺兰山下的宏伟都城是西夏前任国主李元昊在位时修建的。北抵贺兰山,南及黄河,兼具山河之利,依托河套平原塞上“塞上江南”的农业之利,兴庆府是此时的中国西北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城市,全城人口二十余万,虽然远不及宋国的东京汴梁百万人口的体量,然而考虑到西夏全境人口不过三百万,这等城市规模也称得上是这个时代的“超级大都市”了。

兴庆府的布置构造全部仿照大宋都城汴梁而建,整个城市的轮廓呈凤凰形,以承天寺为凤头,依山带河。城内的主要居民是西夏禁军及其家属,西夏的中枢官僚。这部分人大约占了城内人口的一半。

西夏举国上下,自民间至于上层贵族,崇信佛教,这点倒是与宋室崇道颇有不同。

慕容复很是轻松地就进了城,没有暴露行迹。此时,慕容复已经用易容术改变了形貌,原本一张清俊儒雅的脸一下子变得平常,甚至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有些丑陋,整张脸干巴巴地,十分僵硬,跟个僵尸一样。

慕容复借着一面铜镜打量着自己眼下的尊容,久久无语,以手抚额。

没办法,李延宗这副卖相是很久以前就定下来了的,就是慕容复现在想改,也不成,只得循着记忆中的李延宗形象复刻出了眼下这副僵尸样。

慕容复在心里将自己这副尊容吐槽了无数遍:这易容术也太糙了点吧,难怪之前在西夏这么多年却连银川公主都没有泡到,真就正事不干呗。

走在大街上,举目四顾,各色各样的人都有,汉人、契丹人、党项人等等。而西夏王朝的统治者的来历也很有意思,据后世考证,党项人应该是由青藏高原迁徙而来的羌族后裔,而彼时的西夏皇族却以鲜卑人自居。

而这些人的形貌也是各式各样。当初西夏的开国君主李元昊为了快速地从文化心理上摆脱对中原王朝的依赖,悍然下达了“秃发令”,规定全国的男子三日之内必须遵从。一时间举国上下,都成了清一色的“地中海”发型。后世的蒙古、建奴在汉地搞的什么‘留发不留头’的把戏,最初的灵感就是来自于这里。

如今时过境迁,李元昊早在几十年前就魂归九泉,这秃发令渐渐地也就随着西夏举国上下汉化程度的加深变得越来越不受重视了。再加上后来宋夏边境战争的频繁进行,越来越多的中原汉人受不了宋室连年兵戈屡败屡战下的横征暴敛,偷偷地跑到了西夏境内,如今的西夏,倒有一小半的人是中原来的汉人。因此慕容复这么一个顶着中原男子发髻的青袍怪人出现在大街上倒也不怎么惹人注目。

慕容复背着手,走在大街上,打量着眼前这一切,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

相比于以中原正朔自居的大怂,西夏这边明显地更为开放、包容,人尽其用,物尽其才,没有什么虚头八脑的‘华夷之辨’,这也是为何西夏立国之初,李元昊凭着区区一百来万的人口体量压着大宋打。除了李元昊本身的雄才大略,这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

仅仅以对武人的态度而论,西夏就比大宋这边要强得多。慕容复一个一品堂的中层军官,不仅年俸比同阶文臣高,还在寸土寸金的西夏皇城有自己的独栋别院。最重要的是慕容复化身的李延宗经常大半年不在西夏呆着,可是俸禄什么的依旧照发,可谓待遇尊崇。

慕容复正往城西自己的别院赶去,突然听得马蹄声纷乱而来,虽然距离还很远,但是这么大的动静落在慕容复耳中却是无比的清晰。

慕容复不禁皱了皱眉头:这等闹市之中,不得纵马,这是常识。这年头在大街上跑马就跟后世的鬼火少年在中心商务区飙车一个性质。而且听这动静,来者起码有二十几人。究竟是何人如此狂妄,敢闹出这么大的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