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部队认定凯特的父亲应该是遭遇了飞机失事,机毁人亡了,可他坠落在何处,成为了一个无人知晓的谜。
而凯特父亲的那位战友凭借着记忆,记述下了飞机在进入云层之前,以及冲出云层后的一些经过,这也成为了唯一的线索。
听梅根给我讲解完那页纸上记载的全部内容后,我也陷入了困顿中,云南地区佛教兴盛,佛塔众多,光是鸡足山一带就有佛教寺庙上百座。
凯特女士的父亲所驾驶的那架飞机到底坠毁在了何处实在是难以搞清,何况这么多年过去了,沧海桑田,很多地方都变了样子,跟从前完全不同。
我猛然间想起曾经在报纸上看到过的一则新闻,说是在重庆有一位樊姓的退休老教师自费建立了一个红色博物馆,那人对于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国“飞虎队”,滇缅公路上的旧事,还有“驼峰航线”上的一些旧闻都有相当深的专业研究,那人也收集了不少的相关文物。
我拿起饭馆里的前台电话就打给了返回北京的胡胖子,这家伙就是个江湖百晓生,我希望能通过胡胖子直接联系到那位姓樊的退休老教师,或许能从他那里得到更多的线索。
胡胖子接到我的电话后表示他会尽快联系,他并不直接认识那位姓樊的老先生,但是兜兜转转还是可以通过一些朋友找到其人的。
凯特女士见我如此积极的为她的事情打听消息,很受感动。
大约半个小时后,胡胖子将电话回了过来,他还真通过朋友转朋友的关系弄到了那位樊老先生的联系方式。
事不宜迟,我赶紧照着胡胖子给我的号码拨打了过去,电话铃声响过几遍以后,那一头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
“你找哪个呦?”一口标准的川音从电话那端传来。
我赶紧说明来意,对面那人正是我要找的樊老先生。
重庆作为战时的陪都,这地方经历了无数的历史风云,而那位樊老先生也是生于战火之中,他从小就亲眼见过太多的战争悲剧,所以后来才有心建立起了这座民间的军史博物馆。
樊老先生告诉我,他手上还真有一批有关“驼峰航线”的资料,可是从1942年4月开始一直到我1945年,曾经有无数架次的飞机飞越过“驼峰航线”,我们要想了解具体的情况,还得提供更加详细的一些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