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即使双方展开了贸易合作,但相互执行的都是二律悖反的双重标准,英国无法抑制自己的反宏思想,而苏维埃也一直都没有放弃过自己的里面,这也让双方的关系一直处于一个矛盾的状态。
爱德华虽然讨厌甚至有些憎恨现在的英国正府,但他终究是英国的王储,在原则性问题上还是会保持一致的。
尤其是苏维埃政权的思想严重的侵害了自己的利益,他怎么可能对它升起好感。
因此张训写的这本反乌托邦的书可以说是彻底踩在了他的心坎上了。
很难不让爱德华心生喜悦。
一个兴趣相投的文学家可能只是王储殿下日常生活中的消遣,在没事干的时候可以找对方聊聊天,顺便感受一下艺术与文学的熏陶,毕竟除了这些对方也没什么用了。
但一个能用文学作品隐晦的攻击意识形态的作家,对于王储殿下而言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哪怕张训其实并没有那个意思,哪怕这本书其实更多的是关于过度发达的科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这一方面,并没有多少攻击苏维埃的意识形态的意思。
但在政客的眼里,一分的描述可以扩大成十分,十分的可能可以扩大成一百分。
不论张训写的这本书到底是什么意思,在政客眼里,这本书就是攻击对方的武器之一。
不管有没有用,哪怕只是恶心到对方,这也算是成功了。
张训并不知道自己的书即将沦为肮脏的政治工具,他只是在收到王储殿下的下午茶邀请之后松了口气。
不管怎么样,这位殿下总算没把自己忘了,他也离着自己的目标也更近了一步。
下午茶的时间被安排在了五天后,这期间张训拜托查尔斯·道格写的寄语也已经完成了。
在将寄语交给亚历山大·伍德之后,出版社也开始又一次的排版,并在样书受到肯定之后开始在各大报社大力宣传,就连那些书店也摆上了最新的宣传海报。
张训也适时的接受了一些报纸的采访,总的来说,一切都在按照他预想中的进行。
但就在他前往王储殿下的庄园赴约的时候,在庄园的客人中见到了一位他意想不到的人物。
张训是严格按照英国的礼仪提前二十分钟到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