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毅暗骂一声,问:“郑大人知道股票主要掌握在谁手里吗?”
郑淮摇了摇头:“不记名交易,追查去向困难。”
蒙毅郑重说:“老夫告诉你,在 ** 上任时,新股开始发行。买股者多为投机取利之辈。你接任后情况大不一样。”
郑淮惊讶问道:“有何不同?”
蒙毅微微一笑:“为祝贺我家九原水泥上市,上百位故旧同僚及亲族均来祝贺,并购入股份。从数千到数万贯不等。此外,不少部门和官员也都参与购买。”
蒙毅又笑道:“其余人等商号上市时,我也投桃报李购入不少。现在大部分股票都攥在百官手里!”
郑淮闻言欣喜。“是这么回事啊!朝廷内部消化了一大半新发行的股票。”
蒙毅自信地说道:“老夫在朝中说话还算有用吧?”
“当然是有用的!只是股市开张时恰逢早朝,消息不通。若发生动摇,就会出现大规模售股潮。现在大家齐心,卖家自会取消订单。”
“您一露面,还有愁股市不涨的道理吗?”
郑淮擦了擦额头汗,“尚书已有妙计,为何不早些说?害我空担心一场。”
蒙毅默然。“冷静想一想,就知道没那么可怕。”
此时的股市就像秦国征战征税。高层带头捐献,世家响应,普通百姓也跟着参与,三者的结局各不相同。
打赢战争,高层和世家用官职和财利回报。而普通百姓则白费力气。
蒙毅深知这种模式无法持久,但这与他无关。利用市场先机吸纳了大量资金。不依赖官员捧场、下属出资,股市难以攀升。
无论何时崩塌,蒙家都会抢先一步离场。只是一线小吏损失点钱罢了。不过目前不是时机,还需股市继续保持热度,直到最佳卖出点抛售全部。
蒙毅计算得失之时,交易所在前已然映入眼帘。
内里的喧哗隔着街道仍能听得清清楚楚,一片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