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军中?
实话讲,岳飞真的看不上他们。
给武植送去?
那更不行了,那岂不是将武植往火坑里推?
于是一连数日,岳飞也没想出个解决的法子,杀也不是,放也不是,眼看着军粮物资的消耗日甚,急的嘴角都冒泡了。
正在纠结之际,武植的信到了。
摊开一看,燃眉之急顿解。
劳改?
好主意啊。
这些俘虏,基本上没有无辜的,既然放回去是个祸患,那就把他们集中起来,去干活赎罪。
干什么活呢,那可太多了。
修堤建坝,开垦荒田,开山采矿,干啥都行。
啥玩意?不愿意干?还想享受招安的礼遇?脑袋坏掉了吧?那就别顶在脖子上了?砍了吧。
当然,下面人可以这么处置,宋江吴用等高层,乃之梁山的中层小领导,可不能如此应付。
武植依然顾及岳飞的名声,没有让岳飞在军中斩杀,而是让岳飞派人大张旗鼓的将数百人全部押往汴京,且必须在春闱科考开始前将人押到。
为什么要在春闱科考前将人押到汴京?
此事又跟春闱科考有什么关系?
武植并没有在信中明言,然以岳飞的智慧,略一沉吟便即猜到了大概。
不由得深吸口气,眼中精光四射,无来由的赞了一声,“妙。”
以这数百颗人头为引。
壮天下文人士子之血气。
当真绝妙好计。
岳飞没有丝毫耽搁,当即妥善安排下去,务求万无一失。
押送三百人,他竟大张旗鼓的安排了三千人押送,且全是精兵强将。
终是赶在春闱科考当日,将三百人押送到了汴京。
彼时。
汴京。
春闱开考之日。
早已过了入院开考的时间。
然主考官却迟迟不准考生入场,也不准他们离开,将他们聚在一起,尚还将他们排成了阵列,带到了南城门外,排成了八方阵。
数千考生不明所以,然却不敢有丝毫置喙。
武植何人,他们都是心知肚明的。
那维护秩序的千余锦衣,更是早已在汴京城中树立了绝对的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