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公,出现了甚么变化?”于志宁问道。
李善道拈起秦敬嗣的军报,说道:“刘文静兵到陕县,已有多日。连日攻城不歇,而陕县城并无失。敬嗣最新军报,言说刘文静部的攻势已经渐疲,君汉兄的援兵则即将到至。陕、虢的局面,看来已是稳住了。这是军情变化的之一。”放下秦敬嗣的军报,又拈起乐寿方面最新的情报,说道,“乐寿最新探报,王伏宝兵已还至乐寿,窦建德将亲率主力东来!”
众人相顾。
薛世雄说道:“窦建德将亲率主力东来?明公,东来何处?”
“窦建德现尚未出兵,但侦闻乐寿传言,其将两路东来。偏师往弓高,他亲率主力向阜城。”
仍是那句话,没有不透风的墙。
在少数人、小范围定策的阶段,一件军事,也许可以保密,但在策略定下,——比如窦建德准备两路兵马西出,救援渤海的此策,定下之后,其军将要出兵的部队,肯定是需要做开拔之备,到了这个阶段,知道窦建德的此策人首先变多了,其次人多口杂,就很难保密了。
乐寿探知得来的这个消息,正就是这样探知得到的。
薛世雄怔了一下,旋即说道:“窦建德打算亲率兵出,援救渤海?”
“不错,情报正是如此。”
众人不觉再次相顾。
便如于志宁不太懂军事,却也惊喜说道:“窦建德这一亲率兵出,明公,对我军是个机会啊!”
可不就是个机会么?窦建德如果在乐寿不出来,底下的仗,李善道还真就不好打,或者可以说,打不成了。李善道此次北上,围魏救赵,解魏刀儿之危,因为出兵仓急,总共才带了两万上下的步骑,虽然后来得到了些后续兵马的补充,现也不过两万多步骑。
这么点人马,搞个奇袭,打一打平原郡,是可以做到,但要想凭这点兵马,就打到乐寿去,万难做到,——事实上,只这些兵马,莫说打到乐寿去了,即使连渤海也是只能再骚扰而已。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却窦建德居然要亲率主力西出!这岂不就给李善道了一个“趁当前战局有利於他”的形势,而抓住此机,看看能否与窦建德打上一场决战的机会?
一场决战打下来,如果能够取胜,纵不能一举就将窦建德歼灭,至少也可以趁胜,或将渤海大部收入囊中,或更进一步的,将信都郡也给占下,抑或打下部分地区。
薛万彻年轻,藏不住话,忍不住纳闷地说道:“怪了。明公,窦建德为何竟要亲率兵出?”
是有点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