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村从三十多公里外的深山老林搬到离镇上十来公里的相对平坦处,家家盖上清一色上下两层的小洋楼。从村里到镇上的泥巴路,直接一劳永逸地升级为沥青路。
青石村六个自然组,一千三百多人,扣除在外务工不回来的四百多人,人均扶贫资金其实超过六万。靠着单位的帮扶,村里光是靠种植高山蔬菜,人均收入达到近四千元。
另外两个贫困村黄石村和黑石村,一个酿酒,一个种烟叶,走的都是脱贫致富的捷径,情况相对更好一些,也都异地搬迁到了镇子附近。
和朱天植一样,驻黄石村第一书记、来自市水利局的四级调研员张天石,驻黑石村第一书记、来自市烟草专卖局的职工朱大能,都是侠气心肠的复退老兵,长期驻村扶贫,对村里也倾注了满满的感情,对举行联欢会更加重视。
“奖不奖的,并不重要,毕竟是对这几年工作的肯定。”
他们听镇上说要搞活动,个个有些小激动。
三人共同琢磨一番,决定借组织这个活动,元旦前回单位再厚着脸皮化些缘来,募集一批物资和资金,让三个村过个好年,同时再争取搞个好项目,来个锦上添花。
朱天植回去后很快申请到了五万元的乡村振兴专项资金。这几年单位财政由省里直管后,不需要再为了经费而办案了,单位的财力保障也很充足。
张天石向领导汇报后,随便找个水库加固除险项目挂靠一下,也申请到了十万元资金。
市烟草专卖局更是不差钱的主,朱大能回到局里一汇报,很快申请到了十万元烟草专项改良资金。
在几个驻村干部中,朱大能是士官退伍安置,进入烟草系统只是普通工勤编,身份最低,脑子却是最活,脚在深山,手能通天,大家都叫他“万球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