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8章 迂回关后

空军首战立功,吴起大喜过望,如此先进的作战理念与方式,是他一生中不曾经历过的。

公子信率领楼烦军,端木伯御率领朔方军,迅速出管涔、入谷地,前往火场收拾残局。

一场天火烧烤之后,西赵军完全丧失了战斗意志。战斗力下降因素倒在其次,主要是心理震恐太厉害了,他们认为这是天降神鸟,惩罚赵国!

楼烦军和朔方军不费吹灰之力,俘虏赵军三万余人。大战在即,亟需兵员,端木伯御和公子信故技重施,迅速将这三万赵人打乱、分散、掺沙子,按比例编入两军之中。

这是大型战役的习惯做法,所以有些部队是越打越多,越打越顺,就是这个道理。

至此,西赵十万大军,烧死烧伤三分之一,被俘三分之一,剩下三分之一在太戊午的带领下仓皇逃跑。

公子信还有点不过瘾,一是没打上大仗,二是收编的人数不多。因为要防范这些战俘闹事,就必须坚持比例分配原则。

总兵力两万的楼烦军,只收编了不过数千人,再多就怕控制不了。

公子信计划派兵继续追赶太戊午的残军,端木伯御制止了他:“公子,别太贪吃,给铁脚板留点吧。”

********

句注塞(后世称之为雁门关),世称:“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

几千年来,这里发生了大大小小的战役近2000次,是公认的战事最频繁的古关隘。

中原关隘,只有在天下分裂时,才能发挥其军事价值。

然而中国历史上,大部分时间是大一统王朝。这个时候,中原关隘便是内关,军事价值大大降低,比如函谷关、虎牢关、潼关、剑门关等,在大部分时间里,泯然众人。

而句注塞,则长期处于农耕文明和游牧民族对抗的第一线,战火难息,边事频仍,是古代中国北方最为坚固的一道边防线,让无数的游牧骑兵望关兴叹。

吴起对句注塞的重要作用相当了解。

汉王志在天下,平定代郡之后,兵锋南下晋阳、乃至直驱晋国旧都绛邑,都是板上钉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