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赵范发现苗头不对时,东胡人已经将他们这一支军队全部合围。
东胡骑兵在赵军的四周散开,他们利用这种分散的布局,从不同方向对赵军发起小规模的骚扰攻击,这些攻击虽然不足以造成决定性的伤害,但足以引起赵军的恐慌和混乱。
赵军的外围一点一点被蚕食,赵范已经彻底慌了神,指挥也全部失灵了。
东胡王见状,下令全军发起硬碰硬的冲锋,万马奔腾般地杀向缩作一团的赵军。
东胡王马鞭一指赵范:“金甲小儿,务留活口!”
经过数番残酷的冲杀,赵范终被一名东胡骑手走马活捉,横亘在马背上驮回东胡王的面前,而他率领的队伍全部成了东胡人的刀下冤魂。
居然擒获了北赵国君,东胡王大喜!有这个重要人质在手,可以号令赵人全部投降,包括后面那些玩火的家伙!
当下东胡王下令,向代王城进军。
按照东胡人的习俗,南下“打谷草”,谁抢上算谁的,抢的东西除一部分上交外,其余全部归本人所有。当然,死了也白死!
这些人一进入赵国地界,顿时放了蜂,一股脑跑去打劫代郡居民去了。
因为刚才被火烧烤,有不小的死伤,东胡人把这些仇恨全部撒向代地居民头上,一时代郡狼烟四起,变成了人间地狱。
东胡王本想一鼓作气拿下代王城,但这些不争气的家伙都去抢劫了,根本约束不住,无奈骂骂咧咧地放慢了行军速度。
当东胡人满载抢来的食物、布帛、钱币、马匹杀到代王城下时,才发现城头变幻的旗帜之上,赫然写着一个大大的“燕”字!
燕军趁着代郡乱成了一锅粥,偷袭了代王城,成了这个地盘上新的主人。
放眼整个燕国八百年的历史,对外作战很少。
除了乐毅主导“五国伐齐”之外,在相当漫长的时间内,燕国的军事行动,要么是与齐国搞搞摩擦,要么是偷袭一把赵国,要么就是与北方的游牧民族互撕(包括秦开却胡),仅此而已!
此时燕国的君主是燕后文公(因为史书没有留下他的名字,下文以其谥号“燕文公”相称)。
之所以称之为“后”文公,是因为燕国历史上还有一位君主,谥号也是“文”,这样就形成了前后两位文公的情况。
一般来讲,一国君主的谥号是不会重复的,要讲究避讳。可能燕国地僻礼废,对这些中原礼法特别不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