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郑要建成复兴的基地,人口的增长必不可少。无论是鼓励生育还是吸引外来人口,农业和粮食都是一个大问题,这也无怪乎战国时代各国都把“农战”作为强国的基础。
农业要发展,水利工程少不了。现阶段,南郑盆地水资源丰富,但是没有像样的引水灌溉工程。
端木仲敖立即发动人手,趁冬季农闲季节,大规模开挖灌溉水渠。
根据地形地貌特点,在汉水及其丰富的支流之上,首先修建拦河坝。拦河坝将河流水位抬高,经引水口把水输入干渠,再通过分水闸或者节制闸送水至各级农渠,浇灌下游的大量良田。
拦水坝下方设有退水口,到汛期时,进入渠道的洪水以及灌溉尾水则通过退水闸回归江河。
这些工程虽然原始简单,但是百姓自发的力量显然不现实,故必须是由强有力的政府来进行组织,也就是集中力量干大事。
现阶段的百姓除了交田赋之外,家家头上还有徭役任务,也就是一年要为公家义务劳动若干时间。这种制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农村还有保留,村民还要承担村里义务修路等任务,称为“出义务工”。
一些新发明的机械在修建灌渠的过程中发挥了作用。比如桔槔,墨匠们对这个杠杆机械的运用可谓轻车熟路,因为墨子在《备城门》中就提到过这种机械的使用,书中写作“颉皋”。
这种简单机械,根据杠杆原理制成,能改变用力方向,大大提高劳动的效率。
槔桔原本是汲水用的,之前一直在中原、卫郑之地用得较多。墨匠们不仅将这种简单机械传入了南郑,同时进行了一定的改良,根据比例,将槔桔适当放大,承载重量也提高许多,这次主要将它用到了深渠取土。
沿渠之上,数座高大的槔桔点头哈腰,辛苦劳作。前来工地视察的俱酒一眼望去,恍若隔世,仿佛穿越之前建筑工地上的塔吊林立一般景象。
墨匠将独轮车进行了再一次改进,并发动民间能工巧匠们一起动手,制作了许多的独轮车用于运输土石方和各种物资,挖渠工地上独轮车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冬季风大,俱酒突然灵机一动,亲自动手,为一辆独轮车安装了风帆。顺风方向利用风力,速度贼快。
亲测有效之后,俱酒立即命令墨匠们组织实施,给一辆辆独轮车都加上了风帆,车夫看风张帆,只要风向合适,小车跑得那叫一个欢实。关键老百姓对这些新事物特别好奇,连玩带劳动,效率成倍提高。
俱酒派遣部下分批西进时,从襄城带过来两千斤铁,全部是韩国宜阳的上等好铁,这都是韩国存放在仓库中的战略物资,结果被俱酒给一锅端了。
南郑地区由于地理闭塞,现阶段农具居然还在用耒耜,犁根本没有得到普及,部分山区还有石制、骨制农具,令俱酒大为惊讶。